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森林土壤调查

及其分布规律;森林土壤与森林分布、林木生长、发育的关系;森林土壤肥力状况和宜林特性等。目的是为立地类型或林型划分,林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造林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森林土壤调查方法:①路线土壤调查:目的在于查清调查地区土壤形成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植被等的关系;不同土壤类型的地理分布规律;不同土壤类型对森林分布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等。路线应通过调查区内不同海拔高、地貌和植被类型。

对森林植物群落下未受人为影响的自然土壤,也包括宜林地土壤,以及通过造林未改良的各类沙地、盐碱地和沼泽地土壤的调查。内容包括:森林土壤的形成、发育及其基本性状;森林土壤地理分布、森林土壤生态、森林土壤生物、土壤及林木营养诊断、土壤培肥改良、林木土宜条件及土壤理化分析等。调查时一般与立地类型或林型、森林经营、测树制表等专业协同进行。通过面上的路线调查和点上的样地调查,查清调查区森林土壤发生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森林土壤与森林分布、林木生长、发育的关系;森林土壤肥力状况和宜林特性等。目的是为立地类型或林型划分,林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造林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土壤调查方法:①路线土壤调查:目的在于查清调查地区土壤形成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植被等的关系;不同土壤类型的地理分布规律;不同土壤类型对森林分布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等。路线应通过调查区内不同海拔高、地貌和植被类型。路线调查主要是在地形和植被与相邻调查段比较发生了明显变化的典型地段挖土壤剖面,调查土壤以及与土壤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地形和植被等。路线调查要在方格纸上绘制断面草图,图上标出路线走向、经过地名、林场和林班,以及地形、母岩、水文、植被和土壤等实况。②)土壤调查:在路线调查基础上,要进一步选择在地形、植被和立地类型方面具有代表性地段挖土壤剖面做样地土壤详查。调查时,正确划分发生层次,按层记载土层厚度、颜色、湿度、质地、结构、结持力、含石砾量、pH值、碳酸盐反应;根系分布状况、生物活动、新生体和侵入体,以及层次过渡等。同时详查地形、母岩、水文和植被等。根据需要采集土壤剖面纸盒和整段标本,以便做理化分析。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区还要采集水样化验。为查清森林采伐后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对森林更新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采伐方式和集材、清林、更新方法而进行的土壤调查,需分别不同立地类型的保留带和采伐迹地设置样地,挖土壤剖面进行对比调查,并采土样做理化分析。调查除按常规方法外,要特别注意土壤表层侵蚀种类和强度、土层厚度和含石砾量的变化、枯枝落叶层贮量和持水性能,以及草根盘结度等。③小班土壤调查:依据土壤专业调查提供的成果,在小班内要挖简易剖面,规格是长1.0米,宽0.5米,深至B层或根系分布层。划分层次,着重调查与林木生长有密切关系的土层厚度、机械组成、含石砾量、湿度、结持力、pH值和碳酸盐反应等。调查后要指出该小班所属土壤类型及其特点,为小班造林措施提供依据。④土壤理化分析:包括:养分分析;酸碱性及交换性能分析;可溶盐分析;矿质全量分析;土壤物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以上是利用常规物理化学分析手段或借助仪器对采集的土、水、植物和母岩等样品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岩石种类、矿质成分、土壤理化特性、植物营养状况和水质等,为确定土壤类型和进行土壤肥力评价提供依据。⑤森林土壤分布图的绘制:依据森林经理调查中的小班土壤调查,绘制土壤分布图,或用航空象片,通过立体镜下象片综合判读勾绘土壤类型小班,并到现地校对核实后编绘出来。根据需要和土壤特点,比例尺一般为1/1万~1/2.5万。⑥编写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区行政位置、工作日期和方法、完成工作量及参加人数等;自然地理概况,如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和植被等,阐述它们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土壤形成特征和地理分布,如分类原则、分类表及按土类或亚类叙述其分布规律、形成过程、理化特性等;土壤肥力评价和土地利用意见。

106 江苏射阳县在海滩上建立的苗圃

107 广西六万林场的林间苗圃

108 苗圃机械喷灌

109 塑料大棚育苗

110 容器育苗

111 甘肃民勤县石洋河林场的粘土沙障—梭梭固沙林

112 宁夏中卫铁路固沙林场设置的方格草沙障

113 安徽金寨县七邻乡荒山带状整地植树

114 甘肃华家岭造林和治坡相结合

115 甘肃黄土丘陵区反坡梯田整地

116 河南扶沟县农田间种泡桐

117 江苏邗江县稻田间种水杉

118 广东连县农民抚育杉木林

119 四川珙县杉木速生丰产林

120 北京大兴县杨树速生丰产林

121 黑龙江林勃桦用材林基地落叶松、樟子松人工林

122 江苏江都县农民对护堤林进行除草松土

123 吉林大兴沟林业局林场工人间伐林木

124 福建南平市溪后村杉木速生丰产林

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土壤调查由局部到整体的传统作法变为由整体到局部的调查,从而改变以往的调查程序。数学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土壤类型自动识别和成图成为可能。在分析手段上,如中子活化分析、等离子体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电子显微术、气相色谱、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等的应用,为加深森林土壤学研究内容提供了有力手段。新技术的应用和逐步实现分析自动化、标准化,可使大批样品及时准确地得到分析处理,能迅速了解各种样品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为及时可靠地编制土壤改良、苗木施肥方案提供依据。这将为土地合理利用,林木速生丰产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