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森林演替

在一定的地段上,随着时间的进程,一个森林群落被另一森林群落所替代的现象。广义的森林演替还包括伴生树种或林下灌丛、草本植被等的交替过程。森林演替包括开始于从未有过植被的原生裸地(或水域)上的原生演替和植被破坏后的次生演替。森林演替原因造成森林演替的原因,有按自然和社会而分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按群落内部或外部环境而分的内因动态演替和外因动态演替。

在一定的地段上,随着时间的进程,一个森林群落被另一森林群落所替代的现象。广义的森林演替还包括伴生树种或林下灌丛、草本植被等的交替过程。森林演替包括开始于从未有过植被的原生裸地(或水域)上的原生演替和植被破坏后的次生演替。

森林演替原因

造成森林演替的原因,有按自然和社会而分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按群落内部或外部环境而分的内因动态演替和外因动态演替。导致森林演替的自然因素有:大气候的变迁、冰川侵移、风灾、火灾、病虫害等;人为因素有:采伐、开垦、烧山、放牧、更新造林等。内因动态演替,是由于植物建群种的生命活动,造成群落内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演替。外因动态演替则包括上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而导致的演替。但是演替的根本原因,是森林树种的生长发育与生态环境的变化之间不统一造成的。

森林演替种类

按照其进程的方向和性质的不同分为:①进展演替:在自然状态下,其演替趋向是前进的,从结构较简单、不稳定或稳定性较小,向着结构较复杂、更稳定的阶段发展,使其逐步完善,符合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自然发展规律。②逆行演替:是其在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破坏下发生的与进展演替方向相反的退化性演替,使原有较稳定的森林群落被产量低、质量次、生态效益差的植被类型所代替。逆行演替经历的阶段和速度决定于外力破坏的程度与持续的时间,破坏程度愈严重,持续的时间愈长,则退化的阶段少,而呈跳跃式地快速地演替至植物演替系列的初级阶段。若外力破坏程度轻微并中断后,则出现群落的复生,重新归入进展演替序列。进展演替与逆行演替是方向相反、特点迥异的两个演替系列。从进展演替过程来看,其群落结构由简单趋向复杂;组成树种的生态特性由阳性、旱生,趋向于阴性、中生;群落类别由派生群落向地带性顶极群落发展;群落的生产力和相对稳定性增大;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和生态效益逐步增多。而逆行演替与进展演替的变化趋向均相反。

森林群落演替“终极”

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颇多,从而产生了“顶极”学说。主要有“单元顶极”学派和“多元顶极”学派(见顶极群落)。中国地植物学家刘慎谔综合单元、多元顶极论而提出地带性顶极与非地带性顶极的观点,认为在一定地区内,有一个受制于区域性气候的地带性顶极和受局部环境控制的非地带性顶极。

在人类经营活动频繁的地区,还存在人为有目的地长期控制下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群落,被称为偏途顶极。这样的群落生产力可优于地带性顶极,但在停止人为经营以后,将逐步演替而至地带性顶极群落。中国南方的杉木林、毛竹林等,在集约经营的条件下,产量很高,但若经营粗放或丢荒,则逐渐被地带性的阔叶混交林所更替。

中国主要林区的森林演替

随地带性气候、树种组成和社会条件不同而异。①长江中下游林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良好,树种组成丰富,其地带性顶极群落属常绿阔叶林。该区人烟稠密,农林业生产活动频繁,森林基本是经不同程度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以及人工林。次生林多为阳性阔叶林,其中常绿、落叶比例随立地条件和破坏程度而变化。人工林以杉木、毛竹和马尾松为主。这些属于演替过程中的次生林与人工林,一旦外力作用停止,则逐步演替至耐荫常绿阔叶林。如继续破坏,可逆行演替至灌丛或草坡。②东北东部林区,其地带性顶极群落为温带以红松为主的。在经或轻度破坏后,往往形成以阔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继而再向阔叶红松林方向恢复。若皆伐或强度破坏,则形成以桦木、山杨、柞木等先锋树种组成的次生林或榛子灌丛。此类演替需相当长的时期才能恢复或难以恢复。③西南亚高山寒温带云杉林,在轻度破坏后,常形成混交林,海拔较低处多呈云杉、华山松、槭、桦、杨混交林;海拔较高处则为云杉、冷杉、落叶松混交林。此类演替尚可逐步恢复至云杉为主的顶极群落。如果遭受强度破坏,在海拔较低处很快被高山松林所代替,若再逆行,可形成高山栎灌丛以至草坡;在海拔较高处,则呈圆柏、云杉、冷杉疏林,再逆行则至杜鹃灌丛与草坡。在西南林区山高坡陡的情况下,逆行演替至此后很难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