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数量成熟

树木或林分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数值时的状态。这时的年龄叫数量成熟龄。从木材生长的数量指标分析森林成熟时,可知在树木或林分的材积生长过程中,材积的增大和时间的增长并非按照一定比例。这种现象反映在林分连年生长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一定年龄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平均生长量的变化趋势也基本如此,但到达高峰年龄较晚,在一定年龄与连年生长量相等。这时为平均生长量的最高峰的具体年龄。

树木或林分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数值时的状态。这时的年龄叫数量成熟龄。从木材生长的数量指标分析森林成熟时,可知在树木或林分的材积生长过程中,材积的增大和时间的增长并非按照一定比例。这种现象反映在林分连年生长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一定年龄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平均生长量的变化趋势也基本如此,但到达高峰年龄较晚,在一定年龄与连年生长量相等。这时为平均生长量的最高峰的具体年龄。根据平均生长量的含义,如在此时采伐利用并及时代之以新林分,则该林地上平均每年所获得的木材数量应当是最多的。

根据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①连年生长量大于平均生长量时,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龄;②连年生长量小于平均生长量时,已超过数量成熟龄;③当连年生长量等于平均生长量时,正是数量成熟龄。故可利用生长过程表(收获表)查定数量成熟龄,即找出平均生长量最高时所对应的年龄。为了具体确定,最好绘制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的关系图(见图),查定二者相交时的年龄。但通常,生长过程表(收获表)都是按同龄、纯林而且疏密度等于1.0时模式林分的不同树种、不同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编制的。因此,与实际林分常有出入。为了准确确定数量成熟龄,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采取设置标准地,研究各龄级平均生长量的变化规律。这种标准地应分别树种、起源、立地条件及一定疏密度设置,并应包括各个龄级。

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关系图

通常,不同树种、起源、立地条件及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数量成熟龄也不同。生长迅速的阳性树种,往往比生长缓慢的阴性树种,数量成熟龄到来早。软阔叶树种一般比硬阔叶树种生长快,故数量成熟龄到来较早。一般立地条件好的较立地条件差的早,同时其平均生长量也高。通过施肥等丰产措施也会缩短数量成熟龄。同一树种,如只包括主林木(主伐对象)的数量成熟龄,要比包括主林木及各次间伐对象(副林木)在内的全林木数量成熟龄要早。一般相差10~20年。此外,同一树种起源不同,数量成熟龄也有差异,如实生林常比萌芽林高。即使在一个林分内,个别树木之间的数量成熟龄也不尽相同,大径木数量成熟龄一般比小径木高。显然,经过择伐的异龄林分内,个别树木之间的数量成熟龄差异更大。以上这些特点,对组织林业生产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数量成熟龄是以平均生长量的最高值为指标,说明此时采伐利用,在木材收获的数量上会有最大的经济效果。因此,过早和过晚都是不经济的。过早,即未到数量成熟龄,亦即连年生长量大于平均生长量,平均生长量未到最高峰,此时采伐,不能充分利用土地生产能力,因为平均生长量还在上升中,说明在到达采伐之前为止的整个培育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仍在提高。因此过早采伐会引起物质上的损失。相反,如果推迟到数量成熟龄之后采伐,也不合理。因为此时,连年生长量已低于平均生长量,同时平均生长量也在下降,说明平均单产也在下降,虽然木材质量(例如径级)有可能提高,但超过数量成熟龄过高时,木材数量上的降低和质量上的提高,要从总的效果来衡量得失。只要木材质量提高大于能补偿木材数量上的损失的话,根据平均生长量变化缓慢这一特点,宁可推迟,不宜提早。通常,数量成熟龄是确定采伐利用的下限。近来还有所谓重量数量成熟和热量数量成熟的概念,用重量或热量(卡路里)来代替木材材积。这在以生产原料材及薪炭材为经营目的时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