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国家及中国、日本等国家普遍栽培。中国栽培历史短,品种较少,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有上海芜菁甘蓝、云南芜菁甘蓝、南京芜菁甘蓝等。起源与栽培简史芜菁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或瑞典,又称瑞典芜菁。一般认为芜菁甘蓝是芜菁(2n=20)与甘蓝(2n=18)的杂交种。18世纪传入法国,有黄肉、白肉两种类型;后传到英国,18世纪传入美国,主要做饲料作物栽培;19世纪传入中国、日本。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中能形成肉质根的栽培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肥大的肉质根为产品。学名Brassica napobrassica Mill,别名洋蔓菁、洋疙瘩、洋大头菜。染色体数2n=2x=38。每100克鲜产品含水分91~93克,蛋白质0.9~1.4克,碳水化合物4.0~5.4克,纤维素1.1克,维生素C38~42毫克,还含有其他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可炒食、煮食和腌渍,还可做饲料。欧、美洲的国家及中国、日本等国家普遍栽培。中国栽培历史短,品种较少,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有上海芜菁甘蓝、云南芜菁甘蓝、南京芜菁甘蓝等。
芜菁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或瑞典,又称瑞典芜菁。一般认为芜菁甘蓝是芜菁(2n=20)与甘蓝(2n=18)的杂交种。18世纪传入法国,有黄肉、白肉两种类型;后传到英国,18世纪传入美国,主要做饲料作物栽培;19世纪传入中国、日本。因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栽培,可粮、菜兼用,在中国华北、江浙、云贵等地区的栽培面积正逐步扩大。
直根系,侧根两列,肉质根的真根部分占比例较大。食用部分主要为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组织。肉质根圆球形或纺锤形,皮白色或出土部分带紫红色,肉白色。茎短缩,叶为羽状裂叶,蓝绿色,叶肉厚、叶面被白色蜡粉,叶柄半圆形;叶序为3/8,莲座叶18片以上。总状花序,完全花,花萼4,花冠黄,花瓣4,呈十字形,雄蕊6,雌蕊1。长角果,成熟时果荚开裂,种子易脱落。种子为不规则圆球形,深褐色,千粒重3.2克左右。
芜菁甘蓝
芜菁甘蓝,生长的第1年形成产品器官,第2年抽薹、开花、结子。生活力强,叶片不易早衰,很少感染病害。肉质根1个重1.0公斤左右。喜冷凉气候,幼苗期耐高温,成龄株耐寒性较强。产品形成适温13~18℃;要求较强光照,光补偿点为2000勒克斯,光饱和点为2万勒克斯左右,肉质根膨大期的光合强度为19.9毫克二氧化碳·分米-2·小时-1(mgCO2·dm-2·h-1),当光照强度超过光饱和点时,光合强度仍较稳定,因此芜菁甘蓝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中国各地多秋冬栽培,北方较寒冷的地区及夏季不甚炎热的云、贵两省山区也可以春播,如河北省坝上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播种育苗,6月上旬定植,9月中旬收获。因芜菁甘蓝生长期较长,各地秋冬栽培时,可比大白菜提前20~30天播种,生长期达到110~130天。
芜菁甘蓝喜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性良好的中性或弱酸性砂质壤土或壤土。幼苗不耐盐碱。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较耐瘠,也较耐肥,为获得丰产,应施有机肥作基肥,并增施钾肥。亩产5000公斤芜菁甘蓝,约吸收氮21.3公斤,磷13.3公斤,钾40公斤。中国北方种植芜菁甘蓝多起垄栽培,南方宜高畦栽培。芜菁甘蓝可以直播或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应比直播提前7~10天播种。及时间苗、除草,5~6片真叶定苗或移栽,每亩株数3500株左右。定苗后及肉质根膨大盛期可进行追肥。芜菁甘蓝喜土壤湿润,幼苗期和移栽缓苗期间注意及时浇水,大雨后及时排涝。肉质根膨大期需水较多,每形成1公斤干物质,需要吸收600公斤水。芜菁甘蓝耐寒性较强,轻霜后叶色变紫,肉质根仍能继续膨大。中国北方,一般于严霜后收获,采用沟窖埋藏法贮藏,贮藏适温0~2℃;也可以切片晒干保存。南方冬季不甚严寒的地区,可在肉质根基本长成后陆续收获。
一般采用成株采种法。收获产品前,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无损伤的中等大小植株作种株,切去部分叶丛后及时用沟窖埋藏,翌春土壤解冻后定植。南方冬季不甚严寒的地区,也可在冬前定植,但应稍加覆盖保护。芜菁甘蓝是异花授粉作物,易与甘蓝、白菜等蔬菜杂交,采种田应隔离1000米以上(采种田管理见)。
主要病虫害有黑腐病(见)、菜粉蝶(见)、菜心野螟、甘蓝蚜和萝卜蚜(见)。
乌塌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