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利什曼原虫病

利什曼属的不同种原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体内引起的不同类型寄生虫病的总称。不同虫种引起的疾病特征不同,分为内脏利什曼原虫病、皮肤利什曼原虫病和皮肤粘膜利什曼原虫病三种。在中国主要是内脏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Laveran and Mesnil,1903)〕,属动体目、锥体科。寄生于人、犬和多种鼠类的巨噬细胞内。

利什曼属的不同种原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体内引起的不同类型寄生虫病的总称。不同虫种引起的疾病特征不同,分为内脏利什曼原虫病、皮肤利什曼原虫病和皮肤粘膜利什曼原虫病三种。在中国主要是内脏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Laveran and Mesnil,1903)〕,属动体目、锥体科。寄生于人、犬和多种鼠类的巨噬细胞内。虫体呈小的卵圆形或圆形,大小约在2.4~5.7微米之间。有一个核,鞭毛极短,隐藏在一个由表膜下陷的空腔内,不突出于细胞表面,称利什曼型虫体或无鞭毛体。常呈地区性流行。中国长江以北的1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现。白蛉是唯一的传播媒介。当白蛉吸食病畜、病人血液时,无鞭毛体随血液进入白蛉体内,并逐渐发育为前鞭毛体,这是一种梭形虫体,有一个核,前端有一较长的游离鞭毛,分裂繁殖。成熟的前鞭毛体随白蛉吸血感染新宿主,进入哺乳动物体内后转变为无鞭毛体(图)。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贫血、肝脾肿大,鼻衄和齿龈出血,逐渐消瘦;在犬还常见有耳边缘和口周边脱毛现象,脱毛部皮肤上有结节或丘疹,内含虫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诊断可取活组织检查以发现虫体或用免疫学诊断法。用葡萄糖酸锑钠、戊烷脒或灭滴灵等治疗有效。预防措施包括灭蛉、避蛉,治疗患畜和消灭野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