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壮族农业史

壮族是中国南方有悠久农耕历史的民族,对广西等地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壮族主要源于古代西瓯、骆越,与东汉以后的乌浒、俚人和僚人等有渊源关系。南宋时始以僮为民族称谓,1956年改僮为壮。原始农业时期作为壮族及其先民长期活动中心的广西,很早就出现原始农业。

壮族是中国南方有悠久农耕历史的民族,对广西等地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壮族主要源于古代西瓯、骆越,与东汉以后的乌浒、俚人和僚人等有渊源关系。南宋时始以僮为民族称谓,1956年改僮为壮。

原始农业时期

作为壮族及其先民长期活动中心的广西,很早就出现原始农业。距今9000年前的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早期文化层和南宁附近豹子头贝丘遗址,发现大量野生动物、鱼类、贝类骨骼和石镞、骨镞、骨鱼镖、石网坠、骨鱼钩等渔猎工具,同时又有磨光石刀、石斧、石、石杵、石磨盘和原始陶片出土,甑皮岩还有家猪遗骨,表明这些遗址的主人在以渔猎为生的同时已开始经营农牧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广西平原或丘陵地带普遍出土大石铲,尤以桂南和桂西南山坡遗址最多,隆安大龙潭遗址和扶绥那淋屯遗址都出土了200多件大小各式石铲。这是可以安柄使用,与现在铁锹相似的翻土工具,是当地原始农业获得重大发展的标志。

春秋时期

广西一些地区已进入青铜时代,桂东恭城春秋墓有30余件青铜生产生活用具伴随石器出土,武鸣春秋墓也出土了一批铜斧和半月形铜刀。战国时部分壮族先民普遍使用铁器。平乐县银山岭110座战国墓出土锄、䦆、锸、刮刀、斧、凿等铁器100余件,个别铁刮刀和铁锄有明显淬火组织,已属钢质工具。据《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载,包括广西在内的交趾地区在未并入秦汉帝国版图以前有一种“雒田”,“其田随潮水上下”,有人研究认为是类似后世葑田和架田的一种浮田,是壮族先民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创造。

秦汉时期

大量汉人移居桂东、桂东南和桂中,与壮族先民杂居,传播了先进农具和生产技术。在桂东、桂东南、桂东北及桂中、桂南普遍出土这一时期的犁、锸、䦆、锄、铚、耙、耨、镰、斧、 锛等铁器。贺县莲塘乡出土铁犁铧正面呈三角形,两边和前端锐利,首部平直,可挖沟分土。至迟东汉初,牛耕已在部分壮族先民地区推广。这一时期水利也有发展。秦始皇时修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虽然是为了运输军粮,但也有利于当地农田灌溉的发展。东汉马援在南征交趾的归途中,下令沿途“穿渠灌溉,以利其民”。农田已经施肥,在广西汉墓出土的房屋模型中有用于积肥的与厕所相连的猪圈。农作物种类繁多。这一时期墓葬出土作物遗存以稻谷最多,包含了本地栽培和从外地引进的不同品种。还有粟、豆、芋、葫芦、黄瓜、芝麻、姜、甜瓜等。根据出土和文献记载,栽培果树有荔枝、龙眼、柚、橘、桃、李、橄榄、甘蔗等等,尤以荔枝、龙眼载誉中原。猪、牛、羊、鸡、鹅、鸭、马、狗骨骼和模型的出土,则表明当时畜牧业的发达。桑麻种植相当普遍,该时期丝麻织物遗存多所发现。壮族先民活动地区还是中国最早植棉区之一,东吴时交广地区土著居民已懂得“丝布古贝(棉花)”织成“五色斑衣”,种植和利用棉花当在此以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又有大量汉人迁入桂东北、东南和中部地区,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发展。这一时期出土的犁铧中间带脊,锄有铁质曲柄,锸銎呈六棱形,比秦汉时有明显改进。在苍梧倒水乡一座东晋晚期墓中出土一件陶质耙田模型,四周有保水田埂,四角有排水灌溉设施;使用的整地工具是南方水田专用的耖,这种工具宋代才传至长江下游地区。

唐宋时期

铁器在广大壮族地区进一步推广,牛耕也相当普遍。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唐代王睃任桂州都督时,组织拦河筑坝,垦田数千顷,引水灌溉。唐长寿元年(692)在桂林附近开凿了相思埭,不但沟通了桂江和柳江水运,而且灌溉了沿河田亩。景云(710~711)年间在邕州城南开凿一条排灌渠道,既防止郁江水患,也利于农田灌溉。宋时壮族地区普遍修建大小陂塘,用龙骨车、筒车提水灌溉高田;有些地方用竹枧引泉水灌溉,变旱地为水田。宋代壮族居住的抚水州一带“种稻似湖湘”。南宋初广西剩余稻米运销广州等地。唐代壮族地区已种植麦类。当地植茶始于汉晋间,至唐大盛,象州、容州是唐代著名茶区。北区苎麻一年三收,壮族妇女所织麻布驰誉中原。但唐宋时桂中一些地区和桂西广大地区的壮族的耕作技术仍然十分粗放,种稻时“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即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籽耘,一任于天”。在偏远山区的壮族,则依山林而居,实行砍倒烧光的原始耕作。

明清时期

壮族地区农业生产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桂东北湘江流域和桂江流域一带及桂东南浔江流域和郁江流域各地的壮族耕作技术已相当精细,普遍实行犁耕牛耙,分秧移种,中耕施肥及引灌排涝。在桂东南和桂中一些地区,由于气温高,日照长,大多“岁耕二造”。据明《钦州志》载,当地稻谷有26个品种。明末引进的玉米得到迅速推广,尤其是在桂西左、右江流域和红水河流域一带的干旱地区普遍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同一时期还引种了番薯,后来也成为壮族重要粮食作物,此外还普遍种植芋头、木薯等杂粮。桂东北地区种植小麦、大麦、荞麦相当普遍,后来麦类的种植又逐渐在桂北和桂西推广。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由于气候条件,当地种植的甘蔗其产量和含糖量都很高。广西丘陵地多,宜于植茶,桂平县所产的西山茶“色青绿而味芳烈,不减龙井”。到清代,广西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蔗糖和茶叶产地之一。花生、芝麻、油茶、油桐及八角茴香等作物自明清以后在壮族地区大力发展,当地所产桐油和八角茴香,远销国外。这一时期蓝靛的种植也甚盛,郁林州一带所产的“北流靛”远近闻名,运销苏、杭、粤等地。此外,各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和蔬菜、豆类应有尽有。

但壮族地区的农业生产由于诸多因素,发展一直很不平衡。居住在桂东、桂东南、桂东北及桂中一些壮族地区,平原较多,土地较肥沃,又有江河灌溉之便,易于开发,加之秦汉以来不断受到中原比较先进的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但在桂西、桂西北及桂中的部分壮族地区,石山多,平原少,如在都安、德保、马山等壮族聚居县,更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说,对农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加之地势高峻,溪流湍急,灌溉比较困难,又缺乏水利设施,故耕地多为“望天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