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过鱼设施

有时还适当增补水流,并不断将鱼驱集到运鱼船运送过坝或送到目的地。这种集鱼设施已在前苏联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取得一定效果。上述过鱼设施,由于不可能单一达到救护目的,大多设置几种或几座设施或辅以鱼类繁殖场,配合进行人工繁殖幼鱼放流。实践证明综合救鱼措施是救护鱼类有效的方法。此外,过鱼设施必须按鱼类能寻找到的通路来选择位置,根据过鱼对象确定流速,还应注意过鱼时的水位变化,做到适量调节。

人们为沟通因修筑河道水工工程被切断的鱼类洄游通道而设置的、便于鱼群通过的建筑物。

发展简史 早期的过鱼方式,仅是在河道中开凿礁石等天然障碍,给鱼类疏通洄游通路。这类鱼道始于西欧各国。1883年在苏格兰泰斯河支流的胡里坝上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过鱼道。19世纪末,挪威兰德马克建议在斜槽水道设置挡水板和挑流部件组成的加糙斜槽。1909~1913年间,比利时丹尼尔(Denil)采用减流装置改进斜槽内部结构,形成具有独特形式的鱼道,称丹尼尔式鱼道,至20世纪80年代,西欧、北美等国仍在采用。加拿大西部的弗雷塞河,盛产大鳞大麻哈鱼,1913年因建铁路,在赫尔斯门发生滑坡,部分河道被堵塞,造成流速过大,以至鲑无法通过,不能上溯到产卵场繁殖。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建成了著名的赫尔斯门鱼道。1938年美国在西部哥伦比亚河的邦纳尔(Bonneville)水利枢纽上,建成美国第一座拥有集鱼系统的过鱼建筑物,有3座鱼道、3座升鱼机,过鱼效果十分显著。另外还设置两个辅助人工繁殖场,放流幼鱼增补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到6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两国已建过鱼建筑物200多座,大多为鱼道,西欧各国有各种过鱼建筑物100座以上。日本有鱼道35座。原苏联有20座。1960年中国在黑龙江兴凯湖附近建成新开流、鲤鱼港两座鱼道。1966年江苏苏北沿海的入海河上建成了斗龙港鱼道,此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省先后又建起30多座鱼道。

类型 过鱼设施有以下几种类型。

鱼道(鱼梯)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直槽式鱼道、丹尼尔式鱼道、池式鱼梯、隔板式梯级鱼道。其基本形式是一个贯通闸坝上下游坡度不一的倾斜水槽,沿斜槽边壁和底部设置多种形式的加糙部件,以增加水流阻力,降低流速,让鱼能逆流上溯,通常称斜槽式鱼道。另一种鱼道的内部设有隔板,将水槽分隔成一系列互相连通的水池,隔板开有潜孔或溢流孔或两者都有,鱼类可以通过潜孔上行,也可以跃过溢流孔溯流,这种鱼道称水池式鱼道,其底坡比较平缓,通常为1∶10,已接近天然河道水流状态,此鱼道广泛用于低水头水利工程。

鱼闸 利用闸室充水,通过输水廊道放水诱鱼的方法集鱼过坝,其原理与船闸相似,一般由上下闸室和输水廊道组成。运行时先打开出口闸门,让水流自上游出口处流入上闸室经输水廊道和下闸室从鱼闸入口处流出,水流将鱼诱入下闸室后定时关闭闸门,待水流灌满上下闸室,当水位与上游水位相平时,即可开闸驱鱼溯游。

升鱼机 分水力升鱼机和机械升鱼机两种。一般使用于坝下集鱼量不大,不能连续过鱼或一次过鱼量不大的高、中水头水利枢纽河道上。水力升鱼机按其构造,又分斜井式和竖井式两种。它由闸口以水流诱集鱼类进入下游鱼室,而后启闭进出口闸门,开增补小流水使鱼进入上游鱼室,随之开启鱼室旁阀门,使鱼室内形成纵向流速,以刺激鱼类上溯游出。机械升鱼机是利用机械设备将从下游诱集的鱼类提升过坝,其原理和电梯、机械升船机相似。另外直接采用集鱼设备的升鱼方式,是将鱼诱集装箱,用缆车吊运过坝后投放水中,也有把鱼箱内的鱼和水一起排放到特制的运鱼卡车,转运到目的地投放。

集运渔船 由集鱼船和运鱼船两部分组成。集鱼船是一艘可以浮沉的通道水槽式船只,装有诱集鱼类的补水装置和驱集鱼类进入运鱼船的装置,以及动力发电设施等。其特点可选择不同水域灵活集鱼。运鱼船是可与集鱼船衔接的鱼轮船只。当集鱼船选择好集鱼水域,即打开两端口门,将船身下沉引流集鱼,有时还适当增补水流,并不断将鱼驱集到运鱼船运送过坝或送到目的地。这种集鱼设施已在前苏联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取得一定效果。

上述过鱼设施,由于不可能单一达到救护目的,大多设置几种或几座设施或辅以鱼类繁殖场,配合进行人工繁殖幼鱼放流。实践证明综合救鱼措施是救护鱼类有效的方法。

此外,过鱼设施必须按鱼类能寻找到的通路来选择位置,根据过鱼对象确定流速,还应注意过鱼时的水位变化,做到适量调节。对鱼道尺度,不能单纯考虑过鱼效益而忽视节水。鱼道进出口设施、鱼道内隔板形式和工程附属装置等应紧密配合水利工程节省投资,以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