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 抗虫棉花 第1部分:对靶标害虫的抗虫性
简介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农业部1943号公告—3—201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 抗虫棉花 第1部分:对靶标害虫的抗虫性》,与农业部1943号公告—3—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改了“范围”。
修改为“适用于转基因抗虫棉对靶标害虫棉铃虫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抗虫性测定”(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
b)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删除“抗性稳定性”和“抗性纯合度”2个术语,增加“蕾铃被害率”和“蕾铃被害减退率”的术语(见第3章,2013年版的第3章)。
c)修改了“供试棉铃虫”。
修改为“室内人工饲养的1日龄棉铃虫幼虫”(见4.1,2013年版的4.1)。
d)修改了“试验品种”。
修改后分为“室内生物测定”要求的试验品种和“田间抗虫性测定”要求的试验品种(见4.2,2013年版的4.2)。
e)修改了“试验方法”。
修改为试验方法包括“5.1 播种”和“5.2 抗虫性检测”两部分,其中,“5.2 抗虫性检测”又细分为“5.2.1 室内生物测定”和“5.2.2 田间抗虫性测定”两部分(见第5章,2013年版的第5章)。
f)删除了“对靶标害虫抗性的稳定性与纯合度生物测定”涉及的相关内容(见2013年版的5.3.2)。
g)删除了“对靶标害虫抗虫效率的田间检测”涉及的相关内容(见2013年版的5.3.3)。
h)增加了“田间抗虫性测定”的试验设计、接虫时期、接虫方法、结果记录、结果分析与描述(见5.2.2)。
i)增加了附录A中表A.2(见附录A中表A.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工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雒珺瑜、张旭冬、张元臣、崔金杰、王颢潜、朱香镇、李东阳、张开心、姬继超、王丽、马艳、任相亮、宋贤鹏、王丹、胡红岩、马亚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农业部953号公告—12.1—2007;——农业部1943号公告—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