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猪粮安天下”,中国生猪产业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
但中国并未成为生猪生产强国,养殖效率低下、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成为制约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生猪标准化养殖作为从根本上降低这些养殖风险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重视,整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工作推进速度较慢,养殖场户标准化养殖程度不高,养殖目标不协调、不明确。
因此,基于经济效益、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视角的养殖场户标准化养殖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从经济效益、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目标耦合出发,以生猪养殖场户的标准化养殖行为为研究对象,在依据农户行为理论、农业技术扩散理论、标准经济学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的基础上,厘清养殖场户进行标准化养殖的行为机理,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探讨养殖场户标准化养殖的认知、意愿与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养殖场户持续绿色经营、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政府开展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提供行为选择和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
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对养殖场户标准化养殖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在界定、分析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从标准化养殖的经济效益、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目标耦合机理和养殖标准的采纳过程两方面展开探讨;第二部分利用宏观统计资料、公开数据及实地调查数据,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梳理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演变并开展现状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依据养殖场户养殖标准的采纳过程划分阶段,详细分析养殖场户在认知阶段、意愿阶段和采纳阶段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继续探讨政府规制养殖场户标准化养殖行为的原因与目标,以及政府规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采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政府规制对养殖场户标准化养殖行为的影响;第五部分在总结全书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生猪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可行的能够促进养殖场户实现经济效益、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目标耦合的标准化养殖政策建议。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模式与支持政策研究”(18BGL169)的重要成果,也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BAIC02)产业经济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