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蚕丝业是大自然和祖先遗留下的“瑰宝”,优秀民族文化、历史渊源深蕴久远,在实际生产中它是极具潜力、生息不绝的再生资源,不似用完即馨的矿产。
然而我国蚕丝业连续数年的蚕茧大战、丝绸大战,自相残杀,祸及广大蚕民,危及整个蚕丝业,全国性的到处砍桑倒蚕,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农村群众视养蚕为畏途,很可能就此步西洋、东洋的后尘,辉煌数千年的优势传统事业毁于一旦。
我国重点蚕区多在东部沿海诸省,自经济改革以来,这些省份经济发展,劳力紧张,蚕桑生产是劳力密集型事业,需劳力较多,很可能和珠江三角洲一样,桑树砍了就是垮了,很难恢复,重新发展。
为了打破蚕桑生产困难的僵局,取得实质性突破,只有深化改革。
“无蚕具养蚕”作为一块首先改革的残砖,希望引出大量璞玉,置蚕桑生产於荏席,为社会主义建设永放光芒。
“无蚕具养蚕”之名可能言过其实,故弄玄虚。
作者滥竽於蚕桑“产、科、教”工作半世纪有余,每每见到群众在养蚕后,对庞大体积的蚕具无可奈何。
养蚕时用多少面积的蚕室,养蚕后还用多少蚕室来储藏保管,蚕室利用率低,蚕具消毒困难,养蚕时蚕篇笨重,增加劳动强度,影响劳动效率。
“无蚕具养蚕”的无蚕具,是指养蚕前和养蚕后看不到蚕具,完全拆散分开不成具,而是些软、小、能拆叠、易存放、易消毒的零散东西,用时临时组合,轻便灵活好用。
本书立足于蚕桑生产、教材改革,内容力求实用,文字注意通俗,都是工作人员“应知应会”的技术知识。
相关图书
Books
百科热词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