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简介
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就是安徽霍山。这里山高雾多,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植被覆盖率达到76%以上;这里土壤疏松,土质肥沃,生态条件良好;这里,孕育着品质突出的霍山黄茶。
霍山黄茶根据茶树鲜叶的成熟度主要分为三类: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黄茶加工工艺大致可以归为:鲜叶→摊放→杀青→闷黄→干燥,其中闷黄是黄茶独特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是在制叶在湿热条件下发生热化学变化,使成品干茶、茶汤和叶底均表现出“三黄”特征——色黄、汤黄、叶底黄。
从清明左右至谷雨间,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细嫩芽叶制成的黄茶称黄芽茶,芽叶细嫩多毫,形似雀舌,叶色绿黄。可选用玻璃杯,茶水比为1:50,采用中投法或者上投法冲泡,水温控制在80℃左右,通常可以四泡,每一泡喝掉2/3后留1/3继续添水。香气高长带熟玉米香,滋味浓厚甜醇,汤色黄亮带黄圈,叶底嫩黄。
谷雨后至5月初,采摘一芽二三叶,制成的黄茶就叫黄小茶,干茶条索紧结,色泽焦黄,茶毫显露,推荐150ml盖碗投茶4g左右,90℃为宜,定点缓慢注水,正常出汤,可冲泡七八道。开汤则一股炒豆香袭来,后又能闻到甜玉米的熟香,滋味较黄芽醇厚鲜爽。
5月后鲜叶长到一芽三四叶或一芽四五叶,新梢长度约从指尖到手腕处,可制成黄大茶,黄大茶经高温杀青,闷堆发酵,焙出浓烈的老火香。梗叶颜色金黄带褐、油润,可选用瓷壶或者盖碗冲泡,茶水比为1:50,95℃为宜,闷泡出汤,三道之后闷泡时间略微加长。冲泡后汤色深黄显褐。喝上一口,滋味浓厚醇和,就像是五谷锅巴香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