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吉白茶

专题简介

安吉白茶:俊俏美人,形如凤羽色如霜

安吉白茶便是茶中的那只白狐。

生于山阴,长于林间,

虽是绿茶,却是难得一见的“白化”之物。

1.白化茶历史

白化茶,或称白叶茶,在茶史上被称为白茶,是指叶色呈白化变异的茶树种质资源及其产品。白化茶以白叶茶鲜叶为原料、采用绿茶工艺加工的产品,其特点是鲜叶呈近白色而干茶见不到白色。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陆羽《茶经》七之事中:“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史料所记的白化茶有着不同的品种特性。

北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白叶茶,芽叶如纸,民间大重,以为茶瑞。”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北宋皇帝在说了白茶可贵之后又说:“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

蔡襄提及的王家白茶,“向春常造浮屋以障风日”,说明芽叶白化程度高、叶质薄,对强风烈日等抗逆能力极差;张星焕所记白化茶“其味绝殊,但不可多得,或千百株中偶有一株变白,或今年白,明年仍可复原色。”是叶色白化不稳定的茶树。

2.安吉白茶历史

目前在大面积种植的安吉白茶,其母树是现存天荒坪的千年单株安吉白茶祖。经过几十年的保护、考察和研究,通过无性繁育方法繁殖成了“白叶一号”良种茶苗,成为浙江名茶中的后起之秀。

1980 年在浙北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中,安吉县茶叶工作者在天荒坪镇大溪村发现了第一株野生白茶,随后安吉县委县政府就着手开展品种保护培育工作。 1981 年成立浙北茶树良种选育课题组,1982 年首次短穗扦插育苗 537个短穗、成活 288 株苗,1983 年对第一代无性系幼苗移栽,实栽 82 丛,成活 75 丛,1987 年,进行第二代无性系繁殖育苗、种植,进一步证实其形状与母树一致,具有遗传稳定性,在县域内扩大无性繁殖面积。

1997 年,安吉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安吉白茶开发领导小组”,加速推进茶园规模化种植,引导农民发展白茶产业。 1998 年,安吉白茶茶树品种“白叶 1 号”被浙江省农业厅正式认定为无性系茶树良种。安吉白茶种植在全县得到规模化推广,安吉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 授予“中国白茶之乡”称号。

2003 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安吉县调研,提出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坚定了安吉县发展白茶产业的信心。

3.茶山茶园

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总特征是:境内生态环境优越,河流纵横,全县年降雨量2003.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2.5小时,年平均气温17.0℃,昼夜温差达10℃以上,独特的环境使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绿茶高3-4倍。茶树生长在森林覆盖率70%以上的天目山北麓,树竹交荫。山脉自西南入境,分东西两支环抱县境两侧,使得安吉县形成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的“畚箕形”的辐聚状盆地的地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适宜种植茶树。茶园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4.品质特征

有人说,这是一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卧虎藏龙》的茶,因为与“中国竹海”安吉有关。有人说,这是一款能在茶气里闻见煎蛋白味的茶,因为它很鲜香。也有人说,这是一款干净得像那个穿着鹅黄轻裳的少年,它鲜爽而甜,满口清纯。

安吉白茶以白、活、香、鲜、清为特色,颜色鲜活。安吉白茶成茶外形形似凤羽,色泽翠绿间黄,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冲泡后,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叶白脉翠。

5.加工工艺

安吉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品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春天幼嫩芽叶呈玉白色,叶脉淡绿色,随着叶片成熟和气温升高逐渐转为浅绿 色,夏、秋茶芽叶均为绿色。在16-23摄氏度期间启动白化期,其茶芽颜色会随着时间、光照和温度的变化,由粉红转嫩黄色再转玉白色乃至莹白透明(叶脉却显绿色),最后转成全绿色。

安吉白茶需要在特定的白化期(一般20多天)内采摘、加工。

安吉白茶属绿茶类,按绿茶加工原理并根据安吉白茶自身的品质特性。茶叶含水量不高于5%;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不低于5%。

其制作技艺流程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特别的要求,其中原料只能用春茶前期的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芽叶成朵。由于安吉白茶叶片极薄,茎梗粗,因此杀青理条对手法、温度、湿度等都有严格的要求,须做到适时适度地抛闷结合,否则易产生焦叶、红梗。在烘焙时,对温度的要求也极高,初烘时需高温烘干,复烘时需低温长烘,以此防止茶叶香气沉闷。

(1)采摘。鲜叶采用春茶前期、中期鲜叶,采时要求分批多次早采、嫩采,要勤采、净采,不漏采;要求一芽一或一芽二叶,大小均匀,不能采碎叶,不带蒂头、老叶,不采奶叶、鱼叶,留柄要短。鲜叶要提手采,轻采轻放,用竹篓盛装、竹筐贮运,防止重力挤压鲜叶,确保鲜叶质量。

(2)摊放。采摘的鲜叶要薄摊在竹匾里,叶不搭叶,天气干燥可适当摊厚点。摊放程度必须达到茶叶变软,手捏茶叶茶梗不顶手便可炒制。

(3)杀青理条。杀青理条用缓底铁锅,按照同一方向抓抖理条,抛闷结合。用力先轻理直理顺条形,中间重收紧茶条,后又轻防止叶片破碎。炒到茶条稍硬时起锅,立即放烘笼上烘干。

(4)初烘。烘笼下放一铁锅,烘笼上放纱布。用高温烘干,加速干燥并防香气沉闷。

(5)摊凉。烘到茶梗比较干时倒入簸篮或匾中摊凉,以散去水汽降低温度,使茶梗中的水分转到叶子上,节省炭火和时间。

(6)复烘。低温长烘,进一步干燥并提高香气,直到手捏茶梗变粉状。

(7)收灰干燥。最后剔除杂质,用布袋放到石灰缸中,每斤茶配3两石灰,收灰储藏。

6.冲泡建议

饮用安吉白茶,首选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其次是白瓷盖碗。沏茶的水温以85℃左右最为适宜。

安吉白茶富含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在5-10.6%,高于普通绿茶2倍以上,多酚类少与其他的绿茶,所以安吉白茶滋味特别鲜爽,没有苦涩味。

7.传承与保护

绿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于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严荣火,1959年生,安吉县山河村人,1972年开始向父母学习制茶,致力于安吉白茶制作技艺的传承发扬与创新发展,并结合传统和现代制茶技艺,提出“自如走水制法”。

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达有,1965年生,安吉县溪龙村人,1990年开始向父亲陈守彬学习安吉白茶传统制作技艺,在传承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并将自己的经验用于茶农生产和技术培训,进一步推动了安吉白茶产业发展。

一、安吉白茶创意设计中心ACDC简介

安吉白茶创意设计中心ACDC:安吉白茶创意设计中心(ANJI CREATIVE DESIGN CENTER)(ACDC)位于中国安吉县溪龙乡,建设于2021年,是一所植根乡村、孵化并呈现白茶创意的复合型公共空间(Multi-Use Space),整个空间坐落在一片翠绿茶田之中,犹如艺术的因子汲取了大自然的养分,从土里茁壮生长而成。整体建筑占地面积为8324平方米,分为南北区域,其中南区为公共区域,内设5个专业展厅、以及ACDC儿童创意空间、ACDC商店;中区为ACDC咖啡;北区为会员制空间,其中设有专业设计图书馆、ACDC FAB LAB创意实验室以及设备齐全的共享办公区与多功能厅。ACDC|安吉白茶创意设计中心(ANJI CREATIVE DESIGN CENTER)ACDC以设计中心的角色进入到安吉乡镇社区空间,开展创意联合、促进交流,形成合作,成为新思想、新创意、新工作、新生活的聚集地。以乡村创意振兴为己任,助推安吉白茶事业发展,致力于推广地域与国际创意项目,建立创新多元人才网络,加强相关文化艺术研究与交流融合,以形成安吉创意乡村智库,并连接全球创意乡村人才与机构,形成全球创意社区联盟。

二、安吉白茶博物馆简介

安吉白茶博物馆位于安吉县古城村茶博园内,占地面积3735平方米,共分7层,藏品约300余件,主要为茶书、字、画、茶具、茶器和全国最先进制茶设备等。

安吉白茶博物馆于2022年建成,由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建设。负1楼和1楼是青叶输送口和茶农休憩区,每年3、4月份是白茶采摘季,每天有上10吨的青叶输送至此,千余名的茶农在这里午休;2、3楼是现代化智能数字化白茶加工区;4楼是茶成品检测和包装区;5楼是主题文化展示区;6楼是办公区。重点参观2、3、5楼。

博物馆5条智能化的生产线,总投资1500万元。一共有19道工序,比普通白茶生产的流程多12道。每条生产线效率为每小时240斤干茶,约合每天3000斤干茶,5条流水线每天共产白茶1.5万斤。干茶制作好后再运到4楼的包装车间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宋茗茶叶的标准,为充份保证每一片叶子都是安全可靠的,每一杯白茶都是有品质保证的,我们除了自检之外还将送检至中科院,得出的检测报告需完全完全符合宋茗品牌品质要求再进行包装,流向市场。

5楼主题文化展示区内有中国茶通史展厅、安吉白茶展览区、宋茗白茶企业馆、文创商店、室外栈道等,是以白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展示安且吉兮——中国安吉出好茶之风采,将茶文化展示与多元化“茶旅”融合,从“视、听、嗅、味、触”全感官体验让参观者感受‘茶界安吉’,追溯美好生活之源头。

安吉白茶博物馆展示内容以“茶梦”为概念,既是宋茗“茶梦”,又是“中国梦”。从先秦纵贯唐宋元明清,延伸至当代茶文化的追摹与传承,讴歌中华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反映了一片小小的树叶,历经茶史、茶业、茶事、茶人、茶论、茶器、茶俗的缩影,于细微情感处折射出“天下共茗”的理想与精神内核,让观众在穿梭于场景、展品、装置、互动影像地过程中,逐渐清晰地拼构完成对茶文化及安吉白茶的想象和认知,在一抹茶香的感动中,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自信。

开放时间:9:00-17:00

联系方式:195182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