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简介
历史上的沱茶首创于云南,定型于下关,故又叫下关沱茶。下关沱茶产自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镇,沱茶的出现与下关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大理地处滇西要冲,是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的交汇点,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
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被誉为“滇中三宝”,主要产地为云南下关。下关沱茶传统手工技艺是白族在明代“女儿团茶”制作工艺上不断改进而成的。
品质特点
下关沱茶属于紧压茶类,外形状似碗臼状,下有一凹窝,像一个压缩了的燕窝,外径8厘米左右,高4.5厘米左右,纵观中国的紧压茶产品,多为长方、正方形状,像沱茶这样半圆类碗状的形态却是唯一的。呈碗臼外形的团茶,既避免团茶过厚而内生霉变,又增大其凹凸面与空气的接触,让茶的自然发酵舒缓通透。
沱茶外形紧结端正,色泽乌润,外披白毫,香气馥郁清香,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爽回甜。
工艺特点
现在普遍认为下关沱茶传统手工技艺源于“女儿团茶”的制作工艺后由白族商人不断改进技术,又由于下关地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利于茶叶风干,下关沱茶就在大理地区应运而生了。
下关沱茶主要以云南特产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作为基本原料,经过拼配、筛分、拣剔、拼配、称重、蒸揉、压制、干燥、包装等工艺制作而成。压制是形成沱茶外形最重要的步骤,从初的小棍人工压制,到通过杠杆原理研制的制茶木板凳,再最后的压茶机,工艺越来越趋于完善。
冲泡要点
冲泡下关沱茶的器具推荐用紫砂壶,紫砂壶保温透气性较好,可以辅助紧压茶逐渐舒展茶叶的过程,有助于发挥茶性,冲泡前需要先温器和洗茶,洗茶浸润时间可以稍长,起到舒展茶叶的作用,注水要慢、柔、稳,使得茶叶的内含物质均匀的溶解于茶汤,前8泡可以即泡即出,后几泡可以适当延长冲泡时间。沱茶具有茶类的一般保健作用,适合长期饮用。
历史背景
云南大理地区的少数民族生产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沱茶的出现相对较晚,比较普遍的认识是由大理喜洲的“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在1902年创制定型,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畅销省内外。
严子珍,大理白族,生于清光绪六年,永昌祥创始人,在1903年和同乡杨鸿春以及江西瓷器商人彭永昌一拍即合,集资白银一万多两,由于经营得当,业绩相当好,永昌祥影响力非常之大,其制作的沱茶除了销四川、重庆、西藏一带外,还投资上海、重庆、宜宾、缅甸、香港等地,既做茶业、进出口贸易、汇兑,也投资纱厂、美军物资、中茶康藏茶厂、锡矿、香港三联书店等。由于永昌祥的影响,至今川藏等地还保留喝下关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