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盒茶,是指外形酷似圆柱形的茶,每块重约3.5千克。该茶产生于明代中叶,是青砖茶的前身。河北《万全县志》记载,宋朝景德年中叶(1006年左右),官府以两湖饼茶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并以张家口为蒙汉“互市之所”。到明朝中期(1400年左右),羊楼洞的制茶业已相当发达,改进了制茶工艺,初制后的茶叶还要经过拣筛、蒸汽加热,再压制成圆柱形的帽盒茶,呈现出青砖茶的雏形。明永乐年间(1403—1424),羊楼洞茶区出产的茶叶为了降低运费、减少损耗和便于长途运输,于是改变了宋代以来用米浆将茶叶黏合成饼状的办法。采用先将茶叶拣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