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猪种起源、体形特点和生产性能,按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将我国地方猪种划分六大类型,即华北型、华南型、江海型、西南型、华中型、高原型。
主要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代表猪种:东北民猪、西北八眉猪、河北深县猪、山东沂蒙黑猪、里岔黑猪、河南淮南猪、安徽定远猪等。该种类型猪的特点:全身被毛黑色,嘴长,面直,耳大下垂,头纹纵行好,体躯长扁,体质坚强,鬃长毛密,耐粗放饲养,适应性强,繁殖力高,一般产仔12头以上,较晚熟,生长慢,肉质特好,肉色鲜红,肌内脂肪含量高,味香浓。
主要分布于南岭与珠江流域以南。代表猪种:滇南小耳猪、香猪、两广小花猪、海南猪、奥东黑猪、槐猪、台湾猪等。该种类型猪的特点:嘴短面凹,耳小竖立,头纹横行,毛色多为黑白相间,体躯短矮宽圆,皮薄毛稀,鬃毛短少,体质疏松。性成熟早,3~4月龄即发情,6月龄、30千克左右即行配种,每胎产仔8~10头;早熟易肥,皮薄脂肪多,肉质细嫩。
主要分布于淮河与长江之间的沿江沿海地区。代表猪种:太湖猪、虹桥猪、姜曲海猪等。此种类型猪主要是由南北两型杂交而成,繁殖力高,适应性强。
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代表猪种:关岭猪、乌金猪、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雅南猪等。其特点:头较大,颈部多有旋毛或横行皱纹,腿较短而粗,毛色金黑或黑白花,每胎产仔8~10头,早熟易肥。
主要分布于长江与珠江之间的广大地区,代表猪种:大花白猪、宁乡猪、湘西黑猪、金华猪、福州猪等。其特点:体躯短矮宽圆,皮薄毛稀,嘴短面凹,耳朵不大、竖立,每胎产仔10~12头。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代表猪种主要是藏猪。其特点:体小而坚强,鬃长毛密,善于奔走;生长缓慢,一年可长到20~30千克;2~3年长到35~40千克,肉质鲜美多汁。鬃毛产量高、质量好。繁殖力不高,每胎产仔5~6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