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紫椴

学名:Tilia amurensis Rupr.。又称籽椴、小叶椴、白椴。椴树科,椴树属。形态和用途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1米。枝叶近无毛。叶宽卵形,长4.5~6厘米,先端尾状,基部心形,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齿;叶柄长2.5~3厘米。花序长4~8厘米,苞片矩圆条形,长4~5厘米。果近球形,无纵脊。花期6月,果熟期9月。

学名:Tilia amurensis Rupr.。又称籽椴、小叶椴、白椴。椴树科,椴树属。

形态和用途

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1米。枝叶近无毛。叶宽卵形,长4.5~6厘米,先端尾状,基部心形,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齿;叶柄长2.5~3厘米。花序长4~8厘米,苞片矩圆条形,长4~5厘米。果近球形,无纵脊。花期6月,果熟期9月。

紫椴

材质轻软,纹理细致,有光泽,不翘裂,易加工,是中国主要的胶合板材,可作家具、绘图板、细木工、雕刻、铅笔等用材。又因弹性好,无特殊气味,常用作木桶、蒸笼、箩圈等原料。带叶的嫩枝是牧畜的良好饲料。花是重要蜜源,“椴树蜜”闻名于世。花的浸剂可发汗、解热。果实可榨油,供工业用。树皮的纤维发达,俗称“椴麻”,可剥取供编织、包装用。抗烟性较强,树冠耐修剪,秋季叶变金黄色,是良好的庭院绿化树种。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主产中国东北及山东、河北、山西诸省。苏联远东地区亦有分布。

耐荫性较强,能在林冠下天然更新,并长期生存于第二林层,在多个类型中作为重要的伴生树种进入第一林层,但罕见天然纯林。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坡中上腹生长最好。河滩地也能生长,但不耐沼泽和盐碱。较耐寒,但重霜时嫩梢仍遭冻害。根系庞大,能抗风。伐根的萌芽力很强,光照充足时,常发生大量萌条。在短期水淹或树干倒伏接触土壤时,干部常发出大量不定根,生长速度中等。天然林内,一般15年生后开始开花结实,80~100年生的开花结实最多。

造林技术

①采种育苗:落果期从晚秋至翌年春。以高枝剪剪取小果枝采种。种子千粒重25.9克。因种皮结构致密,并含一定数量的抑制物质,休眠期长,播种育苗需进行催芽处理。效果较好的催芽方法是低温催芽。在晚秋时将精选后的种子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几分钟,用清水洗净,置50~60℃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阴晾半天,与沙1∶3混拌,湿度60%,放入深80厘米的坑内,温度保持-10~5℃。坑藏时间100~140天。春播前10~15天取出,于背风向阳处晾晒,勤翻动并洒水,晚间堆起盖好,待种子有1/3裂嘴时,即可播种。发芽率可达83%。垄播或作床条播,播幅10厘米,播种量每公顷195公斤,覆土厚2厘米,15~20天可出齐。间苗2次,一般6月末前定苗,每米40株。当年苗平均高20厘米出圃。②造林:造林地宜选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山地造林应避开霜穴地形。穴状整地,直径50厘米,深25~30厘米。株行距1×1.5米或1.5×1.5米。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在春季造林,也可在秋季树液停止流动后造林。紫椴的落叶易腐,能改善土壤结构并提高肥力,是营造针阔混交林的良好伴生树种。在山坡下部或沟谷两旁可与落叶松混交,在山坡上部可与红松、樟子松混交。③抚育管理:紫椴幼龄时生长慢,幼林抚育应连续3~4年。幼树易遭霜冻,除草割灌应限于穴面,行间的灌木应予保留。受冻后干梢,丛生萌条,需及时定干,割除多余萌条。采用萌芽更新时,应在冬季采伐。夏季结合抚育每一伐根选留健壮萌条1株。

主要病虫害有椴毛毡病、椴四足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