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潮汐

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现象。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地壳和大气也发生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地潮和气潮,但都不如海潮显著。潮汐现象 海面一次涨落过程中的最高位置称高潮,最低位置称低潮,其出现时刻分别称高潮时和低潮时。从低潮到高潮的上升过程称涨潮,从高潮到低潮的下降过程称落潮,其所需时间分别称涨潮时和落潮时。

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现象。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地壳和大气也发生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地潮和气潮,但都不如海潮显著。

潮汐现象 海面一次涨落过程中的最高位置称高潮,最低位置称低潮,其出现时刻分别称高潮时和低潮时。从低潮到高潮的上升过程称涨潮,从高潮到低潮的下降过程称落潮,其所需时间分别称涨潮时和落潮时。多数海区潮汐的平均周期为12时25分,即在一个太阴日(约24时50分)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若相邻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潮位几乎相等,涨落潮时也近于相同,则称正规半日潮,简称半日潮(见图1)若相邻两次高潮或低潮的潮位不等,涨落潮时也不等,则称不正规半日潮,简称混合潮(见图2);有些海区潮汐的平均周期为24时50分,即在一个太阴日内仅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称全日潮(见图3)。某些海区连续几天(半个月内不超过7天)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而在另外几天里则出现二次高潮和二次低潮,这种潮称不正规全日潮,也称混合潮。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多属半日潮或不正规半日潮,而南海则以不正规全日潮和全日潮为主。

图1 半日潮示意图

图2 混合潮示意图

图3 全日潮示意图

潮汐成因 中国汉代哲学家王充(公元27~97年)在《论衡》一书中提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的见解,最早指明潮汐与月相变化的关系。1687年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潮汐现象,认为月球的引潮力等于地球上单位质量的水受到的月球引力与地心单位质量的物体受到的月球引力之差,即月球引潮力与月球质量、地球平均半径成正比,与地月中心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并与天顶距有关。同样可得太阳引潮力。太阳的质量虽为月球质量的2700万倍,但地日距离却为地月距离的389倍,所以太阳引潮力仅为月球引潮力的0.46倍。太阳潮通常难于观测到,它只是增强或削弱太阴潮。在朔望日,地、日、月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太阴潮和太阳潮彼此叠加,形成涨落特别大的大潮;在上下弦时,地月联线与地日联线成90°交角,部分太阴潮被太阳潮抵消掉,形成涨落特别小的小潮。

潮差分布 相邻的高、低潮间的水位差称潮差,是潮汐特性的主要标志。潮差大小,受潮波传播、地形条件及其他因素影响,各地很不一致。世界上的最大潮差,出现在加拿大的芬地湾,达18.0米。中国最大潮差出现在杭州湾的澉浦,达8.9米。中国平均潮差的分布总趋势是:东海较大,黄渤海次之,南海较小(如表)。

中国主要港口的平均潮差表

潮汐推算中国北宋张君房在观测的基础上指出:高潮时每天约推迟0.8时(48分),为中国半日潮海区沿用的“八分算潮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上半月算式为:

高潮时=(夏历日期-1)×0.8+平均高潮间隙

低潮时=(夏历日期-1)×0.8+平均低潮间隙

下半月算式为:

高潮时=(夏历日期-16)×0.8+平均高潮间隙

低潮时=(夏历日期-16)×0.8+平均低潮间隙

式中 平均高(低)潮间隙指从月中天时刻到发生高(低)潮的平均时间间隙,可从短期观测中求得。

现代潮汐推算法是英国的凯尔文(L.Kelvin)和达尔文(G.Darwin)在19世纪末提出的潮汐调和分析法,即把复杂的潮汐变化看成是很多具有不同周期的简谐波叠加的结果,每一简谐波称为一个分潮,其表达式为:

潮汐

式中 ht时的分潮潮高;fVuq均为与时间t有关的天文参数;Hg分别为分潮的平均振幅和迟角,对于某一固定地点而言是不变的,因而称分潮调和常数,其值可根据观测资料用调和分析法求得。若调和常数已知,分潮的潮高便可求得,把各分潮相加便可推算未来的潮汐变化。现在各国都事先(提早一年或数年)将各主要港口的潮汐编算成“潮汐表”,以备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