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都江堰

战国后期秦李冰创建,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的大型水利工程。古代又称湔堰、湔堋、金堤、都安堰、灌口堰等,宋代起才叫都江堰,原指引水渠首的大堰,后来也通指灌区。堰位于四川灌县城西北,干支渠兼有防洪、航运、漂木等综合作用,相沿已使用了20 00多年

战国后期秦李冰创建,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的大型水利工程。古代又称湔堰、湔堋、金堤、都安堰、灌口堰等,宋代起才叫都江堰,原指引水渠首的大堰,后来也通指灌区。堰位于四川灌县城西北,干支渠兼有防洪、航运、漂木等综合作用,相沿已使用了20 00多年,现发展为中国近千万亩的大灌区。都江堰枢纽工程演变到近代(见图1949年前情况),由百丈堤、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主要部分是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岷江经鱼嘴分成内外二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内江是引水干渠,由宝瓶口流向川西平原。宝瓶口是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左岸为玉垒山,右岸为离堆,形状如瓶口,是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引水通道。飞沙堰是内江分洪减沙入外江的工程,长约180米,是由竹络装石砌成的低堰,汛期时内江挟沙的水从堰顶溢入外江,水过大时则将此堰冲垮,洪水与沙石直泄外江。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者配合,可以保证灌区水小时够用,水大时不成灾。一般水小时内江分流6成,外江4成;水大时外6内4。

1949年前都江堰工程布置示意图

《史记·河渠书》记李冰穿二江过成都,用以通航、灌溉。《华阳国志》又记他“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除灌田、行船外,还漂送岷山木材,“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天下谓之天府”。他还在堰上游“白沙邮作三石人”,作为水则,要求“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以控制干渠引水量。1974年在渠首发掘出东汉建宁元年(168年)所造李冰石像,上面刻有管理官员“造三神石人,珍(镇)水万世”字样,但还不能断定它是否就是水则。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文翁为蜀郡守,“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与都江堰灌区联合向北扩展。蜀汉时,诸葛亮设堰官,征丁1200人来维修。唐初灌区田价“(每)顷千金”,唐五代都扩大增修,又称楗尾堰。还有侍郎堰、百丈堰,前者指堰主体。宋代对渠系已有详细记载,干渠分3支:①外应,灌导江(在今灌县东)、新繁(今为镇)至金堂入沱江,有大支渠2条,约相当于现在的柏条河;②三石洞,灌导江、九陇(今彭县)、濛阳(今为镇)至汉州(今广汉)入雒水,有大支渠3条;③马骑,灌导江、崇宁(今为镇)、郫、温江以至成都,南合岷江,约相当于今之走马河,有大支渠9条。另有自离堆而下之石渠水,分为9支,约相当于今之江安河。离堆之南有石笼堤7处,约相当于后之人字堤。离堆下刻水则,以尺为单位,共10画,水过6画则从侍郎堰减水河泄出。岁修侍郎堰以水则第四画高低为准,当时设官夫征民丁“穿淘”修堰,堰高下大小,河宽窄深浅、灌田亩数、工料夫役等,都有严格规定。

元代灌区号称6州12县,后至元元年(1335年)吉当普大修渠首和灌区各堰,改各堰为砌石堰,分水鱼嘴用铁1.6万斤铸了一个大龟。当时称内江干渠为北江,岷江正流为南江。北江自鱼嘴以下有大小钓鱼矶(挑溜支水);再下横跨两江有石门,节制入北江水量;再下有利民台,台东南是侍郎堰和杨柳堰,分洪入南江;再下为虎头山、斗鸡台,台下有11画的水则,以9画为准,过了就太多,还刻有“深淘滩,低作堰”6个字。北江至三石洞分为两支,一自上马骑过郫县入成都,称内江(府江),一北流过新繁,称外江。内外江都分了很多支堰。南江自利民台以下分支为万工堰,下有马坝渠;又有金马渠等,支堰也很多。当时用兵民5000余人,5个月完工。干支渠上修建水碓、水碾、水转纺车等“以千万数”。大修前,每年用水仅几个月堰就损坏。岁修堤防一百三十几处,用兵民少则数百人,多则万余人,每人做70天。大修后,工程维持了几十年。元明两代维修、改建甚勤,有不少人想用铁、石代替竹笼,往往不久即坏,又改回来。明弘治九年(1496年)用铁3万多斤做了3根铁柱,贯穿石堤;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又用铁6.7万斤铸了两个“首合尾分如人字形”的牛,代替鱼嘴,还用铁5,000斤在旁边做了3根铁柱;万历三年(1575年)又在堰下至三泊洞等处沿岸栽了32根铁柱护岸,共用铁3万多斤。明代灌区13州县,正德时有支堰470多处,到天启时有600余处,每年岁修人夫5,000余人。渠系支堰,下至民国时仅有局部改变。

清代早期以战乱多,堰失修,雍正时仅灌田70余万亩。到乾隆时始恢复。道光时强望泰为水利同知维修最勤,灌田到300万亩。光绪时丁宝桢为四川总督,修治也有成绩,曾改竹笼为砌石工,为洪水冲毁,后仍改用竹笼。民国时虽曾计划大修,实做的不多。1937年统计灌田260余万亩。清代至民国的规模和明代差不多。都江堰历久不衰的原因,和地形条件、工程布置及结构、维修管理简便易行等长期积累的经验分不开。工程构件主要用竹笼、杩槎,就地取材,施工简便。岁修的淘浚深度,明代正德时已发现内江下埋铁板标志出应有深度、作堰高度,宋代已有规定。清同治、光绪时,把积累的经验编成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