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都江堰灌区

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和龙泉山以东丘陵地区。其渠首就是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布局合理、闻名中外的都江堰工程,座落在灌县城西1公里许的岷江出山口处。历史上的都江堰灌区创建于战国后期,距今已二千余年。它的创建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科学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治河、引水、防沙经验,创造了精湛的河工技术,并总结了严密的管理制度,使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和龙泉山以东丘陵地区。其渠首就是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布局合理、闻名中外的都江堰工程,座落在灌县城西1公里许的岷江出山口处。

历史上的都江堰灌区

创建于战国后期,距今已二千余年。它的创建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科学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治河、引水、防沙经验,创造了精湛的河工技术,并总结了严密的管理制度,使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渠首工程

都江堰由百丈堤、鱼嘴、二王庙顺堤、飞沙堰、宝瓶口、外江闸、沙黑河闸、工业取水口等工程组成(见图),是一个完整的引水、防沙、防洪工程系统。

渠首工程布局的合理性,首先是鱼嘴位置的恰当,它所处位置,左有百丈堤导流,右有杩脚沱护岸约束,河床比较稳定,上下游河势有利于鱼嘴分水分沙。枯水时,分流比为内6外4(内江流量约占60%,外江约占40%),以引水灌溉为主;洪水时,外6内4,以便泄水防洪。这就是治水“三字经”中的“分四六,平潦旱”的含意。而且由于这里的环流作用和外江坡降大,大部分泥沙都从外江排走。渠首工程布局合理的第二点是,飞沙堰的位置正好布置在内江弯道的末端,强烈的螺旋流把进入内江的泥沙绝大部分排出飞沙堰,同时也溢出了大部分洪水,从而保证了宝瓶口少进洪水和泥沙。其三是宝瓶口利用玉垒山脚下有利地形,经人工修凿成形如瓶颈的引水口,其口门宽仅20米,既能引水、灌溉、漂木,又能控制少进洪水,减轻内江灌区洪涝威胁。

都江堰渠首示意图

成功的经验 在都江堰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和“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砌鱼嘴、立拜缺(溢洪道)、深淘滩、低作堰”等引水、排沙、防洪经验;创造了杩槎、竹笼、“羊圈”、桩工、干砌卵石等河工技术。这些经验和技术的特点是:适合当地条件,符合现代科学原理,就地取材、施工简易、经费节省。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都江堰修建在岷江这样一条推移质数量多、粒径大的河流上,而且是个无坝引水枢纽,河道的整治,水量的合理调配,工程的维护,都有赖于良好的管理工作。从1974年在外江挖出的李冰面象身上所刻铭记可知,东汉灵帝时,派有“都水掾”和“都水长”的水利官员,说明至迟在1800多年前都江堰就有管理机构了。以后历代都设堰官,负责岁修工作,这是都江堰历久不废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的都江堰灌区

1949年以后,对都江堰的改造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改建了渠首工程,加固鱼嘴、飞沙堰、离堆和宝瓶口;调整和合并了外江几条干渠的引水口;修建了50余座重要分水枢纽;改造了老灌区三万多条旧渠道。

灌区的发展 在成都平原,新建了人民渠1~5期灌区,三合堰灌区,东风渠1~4期灌区,牧马山灌区,扩大了解放渠灌区和老灌区,共计发展了由都江堰直接引水的平原灌区390.20万亩。在龙泉山以东丘陵地区,新建了人民渠6~7期灌区,东风渠5~6期灌区共计发展了引都江堰水囤蓄的丘陵灌区429.01万亩,合计新发展灌区819.21万亩,使都江堰灌区从1949年的288,39万亩发展到1107.6万亩(详见表)。并在新灌区相应建造了黑龙滩、三岔、鲁班、继光等10座大中型水库、300余座小型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米。

灌区的管理工作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统一管理机构,成立了都江堰管理局。重视了科学用水,通过灌溉试验,对小麦、油菜推行了分厢开沟浸灌,对水稻推广了浅水灌溉的灌水方法,减少了用水,提高了产量。进行了泥沙原型观测,初步掌握了渠首段岷江泥沙运动规律。近几年,还对灌区集中调度和优化调度做了探索性工作,以期使引水系统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综合管理和调度,实现工程管理自动化和水量调度最优化。

都江堰灌区发展统计表

随着工程的改建和扩大,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江堰的效益亦日益显著。灌区粮食平均亩产由1949年的250千克左右提高到80年代初的500千克以上。综合利用效益方面除提高防洪和漂木的作用外,还在灌区修建了500余座中小水电站,并发展了养鱼、林业等。

都江堰灌区 水资源包括岷江干流、西北诸河流、平原灌区地面径流和可利用的地下水在内,约200余亿立方米。目前被利用的不到一半。岷江上游和灌区内输水渠道的水力资源也很丰富,已开发的不到十分之一。说明水资源潜力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