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后期郏亶(1038~1103)宝元元年提出的太湖下游地区治理水土方略,现存最早的关于太湖水土治理的规划性意见。郏亶字正夫,太仓人。熙宁三年(1070年)他根据调查研究,先后写成《苏州治水六得六失》和《治田利害七论》(后人合编为《吴门水利书》),上奏朝廷。
北宋后期郏亶(1038~1103)宝元元年提出的太湖下游地区治理水土方略,现存最早的关于太湖水土治理的规划性意见。郏亶字正夫,太仓人。熙宁三年(1070年)他根据调查研究,先后写成《苏州治水六得六失》和《治田利害七论》(后人合编为《吴门水利书》),上奏朝廷。他详细剖析了前人治水的利弊得失,主张根据地形特点,因地制宜,治田为本,治水治旱相结合,筑圩以利种植,浚河以便排灌,“水田则做岸防水以固田,高田则浚塘引水以灌田”,管理以垂永久。他指出以前苏州治水六失:①开塘浦北入江,东入海,而沿江滨海地形高,水大能排出,水退反倒流;②塘浦修高堤,而水行堤旁田不能治;③松江开浦而无堤防,水与江平,不能排走;④望亭堰防御常州水入苏而无关重要;⑤苏水与松江水平,江虽裁弯取直,而无济于事;⑥还田为湖,而不知许多湖泊,原为良田。说明自己主张的六得:①辨地形高下之不同,沿江滨海有岗身高地是高田,水流走则易旱;近湖地低是水田则易水;②求古人蓄泄遗迹,冈身古堰水灌田有纵横塘以排灌,今皆坏;水田古“既为纵浦以通于江,又为横塘以分其势,使水行于外,田成于内,有圩田之象焉”。水能归于江海,今堤防亦坏;③治田有先有后,先高田设堰蓄水灌溉,又浚疆界沟洫以分水,立冈门以排水;后水田5里或7里为一纵浦,7里或10里为一横塘,“取塘浦之土以为堤岸。使塘浦阔深,堤岸高厚,塘浦阔深,则水通流而不能为田之害也,堤岸高厚则田自固而水可拥而必趋于江也”。然后裁江之弯取直使水归海,又筑堰护苏城;然后仿效五代吴越办法设专业管理维修队伍,疏浚修防;④兴工顺贫富之便,工夫、财力取自民间“不劳不虐”,五年成功;⑤取浩博之大利,高低田无水旱忧,每年可增加赋税米三四十万石,为现有的1倍;⑥“舍姑息之小惠”,“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说以使民,民忘其劳”,平常无事时借民力为民生利,不致“民劳且怨”。
治田利害七论:①论古人治低田、高田之法,因高下为井田低地,纵浦横塘,“有圩田之象”,塘浦宽20~30丈,深1~3丈,所以既深且阔,由于可以多取土修高达1~2丈的堤岸,虽大水之年,江湖之水不能入田而自塘浦排走,可免水害;高地近江者,因江水高,可以取水灌田;近海者,可取早晚两潮。开为纵横塘浦宽和低田相同,还要深些,但并不是为了排水,而是为了引水配水。地势西流处设斗门拦蓄。这样可无旱灾;②论后世废低田高田之法,古人管理制度后世被废弃,低田堤防尽坏,沉在水底;高田港浦不疏浚,冈门不收蓄,江水位亦因低田容水,不能引取;③论自来但知决水,不知治田,“治田者本也,本当在先,决水者末也,末当在后”,只治水不治田,“不修作塍岸,纵使决尽河水亦无所济”,当时只民间自行小规模修筑低小塍岸,应当大规模修筑高大堤岸,然后再沿水分减水势:④论现在乞以“治田为先,决水为后,田既先成,水亦可以而决”五年成功。治田开塘浦要依靠民间,化整为零“析而论之,则简行而易治”;⑤论乞循古人之遗迹治田,他详细叙述水田塘浦的遗迹,四项130余条;旱田塘浦遗迹三项130余条,共260余条。重申水田要阔塘浦,高堤岸,旱田要深浚港浦引江海水。不能一味排水:⑥论“若先往两浙相度则议论难合;⑦论“先诣司农寺陈白则利害易明。
熙宁五年冬郏亶为司农寺丞两浙路提举兴修水利,次年夏即为苏州弹劾罢官,停修。但圩田在民间还是得到发展,水网也因以形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