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坎儿井

利用上通若干竖井的地下暗渠汇集地下水,流出地面灌田的水利工程。简称坎井、坎或卡。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和哈密一带。这一带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高山融雪的水多渗入山麓砂砾带,坎儿井可以汇集这些水源,引水灌溉。坎儿井起源甚古,一说导源于西汉的关中井渠(见龙首渠),向西传播;另一说,导源于波斯的卡斯井(Karez)

利用上通若干竖井的地下暗渠汇集地下水,流出地面灌田的水利工程。简称坎井、坎或卡。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和哈密一带。这一带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高山融雪的水多渗入山麓砂砾带,坎儿井可以汇集这些水源,引水灌溉

坎儿井起源甚古,一说导源于西汉的关中井渠(见龙首渠),向西传播;另一说,导源于波斯的卡斯井(Karez),向东传播。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则徐(1785~1850)谪戍新疆曾提倡推广。光绪六年(1880年),左宗棠进兵新疆,九年建新疆行省,军民大力修复水利,在吐鲁番修建恢复坎儿井近200处。辟展(即今鄯善)、库车、哈密也都有开凿。天山北麓奇台、阜康、巴里坤和昆仑山北麓皮山等地也有少量坎儿井。据1944年统计吐鲁番县有坎井379条,灌田17万多亩,大渠每条灌800~1000亩,中渠灌300~500亩,小渠至百亩以下。中渠最多,占总渠数的70%。托克逊县有坎井156道,灌田9万余亩。50年代末全疆坎井在1600条以上,吐鲁番约500余条。

坎儿井一般沿地面坡度布置(见图),由两部分组成:①竖井:与地面垂直,施工时起到为暗渠定位的作用,是开挖暗渠时进人、出土和通风的通道;管理运用时,是检查维修暗渠的通道;故又称工作井。竖井间距视地面坡度和潜水流向而定,一般为15~30米。竖井深度与潜水位的埋深有关,坎儿井引水口处的竖井深度应大于潜水位的埋深。竖井断面多为矩形、方形或圆形,其边长或直径多为1米左右,以方便使用为度。②暗渠:起截引地下潜流和输水的作用。暗渠纵坡原则上应小于潜流水面纵坡。这样引来的潜水才能沿暗渠流出地面进入明渠或引入塘坝。确定暗渠纵坡还要注意防冲的要求。一般采用的纵坡约为0.001~0.008左右。暗渠多为窄深式断面,且顶部拱起,以增强其稳定性,一般宽0.5~0.8米,高1.4~2.0米。

坎儿井示意图

坎儿井的优点是不用提水工具、不耗费能源,引取地下潜流自流灌溉,并能减少蒸发损失和避免风沙侵袭。其缺点是竖井较多,增大了工程量。有些地区,由于大量引用地面径流,减少了对地下潜流的补给,使坎儿井的出水量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