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芍陂

古代淮河流域最著名的塘堰工程,在今安徽省寿县南。因陂在古安丰县(治所在今寿县南,明初废)附近,故又名安丰塘。还有“龙泉之陂”、“勺陂”、“期斯塘”等名称。关于芍陂的创建,历史文献上有两种说法:一是楚令尹孙叔敖所造,时间大致在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年)之间;一是楚大夫子思所造,有人推测可能在楚顷襄王时(公元前298~前263年)。芍陂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

古代淮河流域最著名的塘堰工程,在今安徽省寿县南。因陂在古安丰县(治所在今寿县南,明初废)附近,故又名安丰塘。还有“龙泉之陂”、“勺陂”、“期斯塘”等名称。关于芍陂的创建,历史文献上有两种说法:一是楚令尹孙叔敖所造,时间大致在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年)之间;一是楚大夫子思所造,有人推测可能在楚顷襄王时(公元前298~前263年)。芍陂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东汉建初八年(83年),庐江(郡治今安徽庐江县西)太守王景率吏民修灌区稻田。1959年5月,在安丰塘越水坝地方,曾发掘出一段汉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遗址,建安五年(200年),扬州刺史刘馥兴治芍陂。其后,西晋初年刘颂、东晋末年毛修之,南朝刘宋初年殷肃等均修浚过芍陂。北魏郦道元在《水经·肥水注》中对芍陂有较详的记载,芍陂当时有5个水门:西南1门,是主要水源——淠水入陂路径,其余4门是引水灌田的水门,其中东北、正北与肥水相通的2个水门,可以“更相通注”,起了调节水量的作用(见图)。隋开皇中(581~600年),寿州总管长史赵轨修治芍陂,将水门改为36个。其后屡有兴废。宋明道中(1032~1033年),安丰知县张旨对芍陂又作了较大规模的修治。明清两代对芍陂屡经修治,但规模都很小,到清末水门尚存28个。历史上最早提到芍陂灌溉面积是东晋伏滔《正淮》论:“龙泉之陂,良畴万顷。”后来记载分歧很大,自万余顷至数千顷不等,其中以北宋时最多,达4万顷。芍陂周长,在北魏时是“一百二十许里”,在唐宋时,最大到324里,到了清末仅50余里。导致芍陂淤塞的原因,主要是豪强地主占湖为田,明成化(1465~1487年)以后,占湖为田的情况日益严重,湖泊的大部分都变成田地。黄淮泛滥带来的泥沙也加速湖泊淤塞的进程。他如水源的逐渐减少,也导致湖泊缩小。解放后,经过修浚,纵贯寿县的淠东分干渠和安丰塘衔接起来,安丰塘改造成淠史杭灌溉区较大的反调节水库,灌溉效益有很大的提高。此外,东汉末年,刘馥还在淮南修治了七门堰(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南)、吴塘堰(在今安徽省潜山县西)等水利工程

古芍陂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