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太湖塘浦和围田

形成灌排系统,岸上有路,河内行船,次年即获得丰收。后来还有一些筑塘开渎记载。这些系统五代时吴越仍导河筑堤,经常维修。北宋初曾一度放松,北宋中期河塘失修,水旱为灾,以后即常有修治。熙宁时(1068~1077年)郏亶历述塘浦遗迹,指出以前每5里或7里有一纵浦,每7里或10里有一横塘,中有“圩田之象”(见郏亶论太湖水利)。

古代太湖流域的河网和围湖造田。太湖平原,江海环抱,多湖泊,外沿较高,中部低,高患旱,低患涝。自先秦以来就开渠排水、灌溉和通航。沟渠南北向者常称为纵浦,东西向者为横塘,又有泾、渎、港等名称。相传商末周初吴太伯曾开太伯渎,在今无锡东南。又传春秋时有开胥浦、蠡溪等等。两汉、六朝、隋、唐续有发展。唐广德元年(763年)开浙西屯田3处,其中嘉兴一处最大,修筑塘岸,开各级大小沟洫,自湖至海曲折“千有余里”,形成灌排系统,岸上有路,河内行船,次年即获得丰收。后来还有一些筑塘开渎记载。这些系统五代时吴越仍导河筑堤,经常维修。北宋初曾一度放松,北宋中期河塘失修,水旱为灾,以后即常有修治。熙宁时(1068~1077年)郏亶历述塘浦遗迹,指出以前每5里或7里有一纵浦,每7里或10里有一横塘,中有“圩田之象”(见郏亶论太湖水利)。南宋以太湖为主要农业经济区,修治更勤,下历元、明、清及近代疏浚修筑,见于记载的即不下三四千次。措施不外治港浦,为涝水及太湖洪水找出路,如吴淞江及黄浦江等等之治理;置闸节制通江海的水路及筑圩岸裹田等;亦有拦疏太湖西、北两面来水等设施。历代治水议论亦多(见单锷论太湖水利)。北宋后期因筑圩裹田渐多,始有围田之名。围田与圩田稍有区别,明以后亦混称(见古代圩、垸)。垦湖为田,虽起源很古,至唐中期以后才急剧发展。圩田之名,最早见于长江下游安徽南部及江苏西南部,宋代的江南东路。太湖地区则名围田。北宋徽宗时提倡围湖造田,十几年间(约政和元年至宣和七年,公元1111~1125年)浙东绍兴的鉴湖,鄞县的广德湖等湖泊,浙西太湖及附近诸湖泊,江东的丹阳,石臼等湖都大力围垦。于是浙东称湖田,浙西称围田,江东称圩田,实际区别不大,都是内有灌排沟渠,外有圩岸裹护,堤岸设闸涵通江河,田以稻作为主。南宋下至元、明、清因围垦太多,形成旱无蓄水灌溉,涝则积水破围成灾。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统计太湖地区有围田1489所,并禁止再行围筑。实际豪强权贵仍继续垦占,围数有增无减。朝廷屡次决围、禁围,效果不大。元初蔓延及淮水流域,有官、有兵、有王公、权贵及僧侣等围。历明、清至近代,占湖为田和废田还湖问题,仍无妥善解决,长江中游圩垸亦有同样问题(见古代圩垸)。围田有的文献叫坝田,小规模的又叫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