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白背飞虱

左右,末龄体长约2.9毫米,灰白,橄榄形,3龄见翅芽。从2龄起胸部背面有灰蓝云状纹,腹部第三、四节背面各镶嵌一对乳白色近三角形斑纹;虫口密度大时,出现黑褐色个体。(见图) 白背飞虱 生物学特性中国海南省南部年生11代,岭南7~10代,长江以南4~7代,淮河以南3~4代,东北地区2~3代,新疆、宁夏两自治区1~2代。恒温30℃、25℃和20℃下,卵期分别为6天,9.7天和11.

以水稻为主的禾本科作物迁飞性害虫。学名Sogatella furcifera(Horvnth)。同翅目,飞虱科。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埃及、大洋洲及太平洋诸岛;中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外,其他稻区均有发生。主害水稻兼食大麦、小麦、粟、玉米、甘蔗、高粱、野生稻、稗草和早熟禾等。日本于1897年、印度1903年、朝鲜1912年、马来西亚1918年都有发生记载;中国台湾省于1909年,江苏、浙江两省1921年,就有猖獗为害记载;1978年后,发生范围逐步扩大,为害加重,成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1905~1963年日本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因素研究较多,1967年发现迁飞现象,以后对迁飞的有关气象因素进行了研究。1985年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曾汇集了1979~1984年各国对该虫的研究论文共506篇,并对抗原筛选和抗性遗传等问题作了大量工作。中国在1923年就有初步的观察记载。1955年以后在江西、浙江、四川等省进行了发生规律的研究,1978年后成为全国重点研究对象。

形态特征

成虫有长翅和短翅两型。长翅雄虫体长3.8~4.6毫米,淡黄具黑褐斑,头顶较突出,前、中胸背板中域黄白,前胸背板侧脊外方于复眼后有一暗褐新月形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褐,中央为黄白纵带;前翅半透明,端部具有褐色晕斑,翅痣黑褐;颜面、胸、腹部腹面黑褐。长翅雌虫体长4.5毫米左右,体色多黄白,有淡褐斑,头顶和各部位颜色同雄虫。但中胸背板侧区为浅黑褐,中央姜黄色,翅端部无褐色晕斑;颜面、胸、腹部腹面黄褐。短翅雄虫体长2.7~3毫米,前翅短仅达臀节或稍超过腹末,其他特征同长翅雄虫;短翅雌虫体长3.4毫米左右,虫体各部颜色基本同长翅型雌虫,唯中胸背板侧区淡灰,中央黄白,前翅仅达腹部4~5节处。卵长0.7~0.8毫米,新月形,卵盖尖,常3~10余粒成排,产于叶鞘组织内,外表仅见褐色条状产卵痕。若虫共5龄,1龄体长1毫米左右,末龄体长约2.9毫米,灰白,橄榄形,3龄见翅芽。从2龄起胸部背面有灰蓝云状纹,腹部第三、四节背面各镶嵌一对乳白色近三角形斑纹;虫口密度大时,出现黑褐色个体。(见图)

白背飞虱

生物学特性

中国海南省南部年生11代,岭南7~10代,长江以南4~7代,淮河以南3~4代,东北地区2~3代,新疆、宁夏两自治区1~2代。

恒温30℃、25℃和20℃下,卵期分别为6天,9.7天和11.3天左右;若虫期分别为14.3天,18.5天和19.4天。在自然变温的相近平均气温下,各虫态历期稍有缩短。产卵前期,短翅雌虫为3~4天,长翅雌虫为4~7天。在25℃左右,完成一代约需26天。卵的发育起点为10.4℃。在5℃恒温时,各虫态存活的最长时间,卵为7天,低龄若虫7.9天,高龄若虫3.4天,雌成虫3天,雄成虫5天。喜暖,抗寒力弱。在中国能终年繁殖的地区,仅限于海南南部和云南最南部。云南中部最冷月平均气温9℃以上及湿度较高的地区,能少量越冬。暖冬年份越冬北界在26°N左右;冷冬年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22°N)也难以查到虫源。成虫、若虫吸食稻株汁液,雌成虫并用产卵器刺入稻株组织产卵,造成伤口,增大稻株的养分消耗和水分的散失,还为一些弱寄生菌侵染创造了条件。一般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受害后,从下至上的叶片端部发黄,分蘖减少,植株矮缩甚至枯死;拔节期,孕穗期受害,下部和中、上部叶片发黄,植株短缩,叶鞘、茎秆上褐色伤痕密集,实粒数减少;乳熟期受害,千粒重下降,青头穗增加,甚至植株倒伏或干枯。一般百丛稻株(抽穗-乳熟期)有虫1200~1500头为害15~20天,稻谷约减产5%。在水稻成熟期,虫口密度高,高温、干燥条件下,各代长翅型成虫出现比率高;在水稻拔节孕穗期,虫口密度低,多雨日的条件下,短翅型雌虫出现比率高,短翅雄虫少。长翅型成虫在卵巢发育成熟前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绿性,若虫和成虫一般栖息在稻株下部,抽穗后多在剑叶主脉和穗轴取食、产卵。取食分蘖期,孕穗期稻株的若虫,雌虫卵巢发育进度快;取食乳熟期稻株的若虫,雌虫卵巢发育进度慢。3~4龄后,若虫和成虫不耐拥挤,田间虫量分布较均匀,为害面大。若虫成活率和雌虫繁殖量随虫口密度上升而下降。成虫迁飞能力强。

发生规律

白背飞虱具有远距离迁飞能力,迁入时期、主要为害期、迁出期以及南北迁飞方向的变化等与季风方向的转换和水稻生育期有密切的同步关系。常年3月中下旬开始,就有成虫随西南和偏南气流迁入中国南方稻区,成为当地早稻田的主要虫源;4月中旬可北迁达29°N左右,5月中旬可超过30°N;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南部种群开始迁出,可达35°N左右,以后随虫源地的北移,6月下旬、7月中旬可北迁达到东北地区;至于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7月中下旬才有成虫迁入。常年向北迁飞的进度取决于西南或偏南气流的强弱。由于虫源迁入南北地区的时间早迟不同,致使各地一年发生代数差异较大。

各地从始见虫源到主要为害期,一般历时50~60天,主要为害期前的10~20天迁入虫量最多,称为主要迁入虫峰,是发生期和发生量短期预测的主要依据。南方双季稻区,除早、中稻上的一个主要为害时期外,9月份在双季晚稻拔节至穗期还有一个主要时期。成虫迁入稻田繁殖一代后,即有一定数量的长翅成虫向外迁出,特别是主要为害代所产生的长翅型成虫大部分迁出。由于各地气候特点和水稻栽培制度的关系,大部分地区一年内只有一段主要迁出期,约一至三星期不等。8月下旬以后,季风方向在中国发生转换,这时,北方稻区的种群在东北气流的运送下,向南回迁,7~8月份中国沿海的台风,影响迁出和降落,对中国中、南部双季晚稻、中稻的虫量增减影响显著。

长翅型成虫在羽化后不久,卵巢发育至1级末、2级时迁飞。当迁飞到适生环境后,才交配产卵。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内均可产生一定比率的迁飞个体,以穗期以后的比率最大。一般虫口密度低,迁飞比率小,反之则大。在成虫发生期,一天内的迁出时间受光照强度的制约,一般20℃以上,5~100勒范围内迁出率最大,呈早、晚弱光双峰型。因此,迁出成虫在空间多为集团运行。迁飞高度春、秋季多数为1000~1500米,夏季1500~2500米,少数高达3000米。在高空,虫体呈滑翔状态,运行方向主要顺高空气流,受气流辐合带影响而迫降。南北迁飞的距离和范围与雨带的推移基本相符。

中国稻区白背飞虱迁飞和为害时间及代数比较如下表:

白背飞虱

发生程度,除虫源基数外,与当时田间的水稻生育期、品种抗虫性、水肥管理、气温、雨量和天敌数量有关。条件适宜,有利于白背飞虱大量增殖,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大发生年,虫口一般可增殖40倍以上。在感虫品种,尤其是感虫的杂交水稻品种上繁殖量更大。水稻分蘖和拔节期对其繁殖数量的增加最为有利。氮肥施用过量,灌深水,密植的稻田对虫口增殖有利。抗虫品种的选育和抗虫性机制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进展较快。国际水稻研究所已测定出抗白背飞虱的抗性基因5个,其中4个是显性基因和1个隐性基因,分别命名为Wbph1,2,3,5和Wbph4;公布抗原351个(包括野生稻品种84个)。成虫的适温范围为13~34℃,最适气温为22℃~28℃,32℃以上大大降低;若虫在25℃以上,30℃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时成活率高;低于20℃,高于30℃成活率降低。雨日多,降雨量较大的月份,有利于成虫的迁入和定居。卵孵期和若虫期要求较高的湿度条件,在卵孵盛期和低龄若虫期,大雨和暴雨有强烈的冲刷作用,高龄若虫期和成虫期,天气干旱加重对稻株的为害程度。天敌种类已知80种以上,卵期寄生性天敌主要有长管稻虱缨小蜂;若虫和成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有螯蜂、肖跗蝙、线虫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类、隐翅虫类等,对白背飞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预测预报

根据白背飞虱在中国各稻区的迁飞规律和发生特点所拟定的发生区划,可作为异地测报依据。测报项目有:成虫迁飞动态预测(迁出期、迁出量的预测和迁飞途径、主降地区预测),防治适期预测(一般在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如主要迁入期集中,虫量很大,要及时防治成虫),发生程度预测(主要类型稻田的虫量多少及按发生面积大小分成等级,一般分特大发生、大发生、中等偏重发生、中等发生、中等偏轻发生和轻发生)等。

防治方法

推广抗虫良种,加强水、肥管理,保护天敌,重点药治主害代的低龄若虫高峰。进行浅水灌溉和适时搁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对飞虱有一定控制作用。药剂防治,可采用大水量喷施、泼浇、土壤根际施药或分厢喷雾:农药种类有克百威、乙酰甲胺磷、异丙威、速灭、优乐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