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赤眼蜂

卵寄生性天敌昆虫。膜翅目,小蜂总科,赤眼蜂科昆虫的总称,也是赤眼蜂属昆虫的总称。利用简史早在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开始应用赤眼蜂防治小蔗螟,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欧洲玉米螟等。30~40年代苏联用于防治欧洲玉米螟、大菜粉蝶、黄地老虎等。印度和毛里求斯用以防治蔗螟。日本曾用以防治二化螟。60年代美国用于防治棉铃虫。

卵寄生性天敌昆虫。膜翅目,小蜂总科,赤眼蜂科昆虫的总称,也是赤眼蜂属昆虫的总称。

利用简史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开始应用赤眼蜂防治小蔗螟,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欧洲玉米螟等。30~40年代苏联用于防治欧洲玉米螟、大菜粉蝶、黄地老虎等。印度和毛里求斯用以防治蔗螟。日本曾用以防治二化螟。60年代美国用于防治棉铃虫。

中国于1934年在浙江开始研究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1936年在广东进行赤眼蜂防治蔗螟的试验(见)。5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寄主范围、人工大量繁殖及释放技术,其后又进而研究繁蜂的机械化。中国应用较多的赤眼蜂有松毛虫赤眼蜂(图1)、拟澳洲赤眼蜂(图2)舟蛾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等。防治的害虫有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大豆食心虫、稻纵卷叶螟、甘蔗黄螟、二点螟、甘蓝夜蛾、豆天蛾、粟穗螟、桃蛀螟、枣尺蠖、松毛虫等。

形态特征

赤眼蜂科体长0.5~1.0毫米,最小的仅有0.17毫米。触角短,柄节较长,与梗节成肘状弯曲,鞭节在各属之间差异甚大,均不超过7节;常有1~2个环节、1~2个索节和由1~5节组成的棒节。触角结构是区别各属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大多数属的雌雄触角相似,少数如赤眼蜂属等,雌雄触角构造有别,表现出性二型特征。前翅边缘有缘毛,翅面上有纤毛,不少属的翅面上纤毛排成若干毛列(图3)。体粗短,腹部与胸部相连处宽阔。产卵器不长。常不伸出或稍伸出于腹部末端。跗节3节。被寄生的寄主卵壳后期呈黑褐色。

图2 拟澳洲赤眼蜂

图3 赤眼蜂属的触角和翅

赤眼蜂属成虫复眼赤红色。雌虫触角6节,柄节长,梗节近于梨形,有微小环节,索节2节,大小相等,棒节仅有1节,上有短毛。雄虫触角4节,相当于雌虫触角索节及棒节的部分愈合成不分节的短棒,上有长毛。前翅较宽,翅脉简单,痣脉、缘脉及缘前脉成连续的S形,缘脉紧接翅的前缘;翅沿有缘毛;痣脉后方有横毛列,翅面上有7条明显的纵毛列及一些不规则排列的纤毛。产卵器不伸出或稍伸出于腹部末端。多数种常出现翅退化或无翅雄虫,无翅雄虫的触角与雌虫相似。

寄生习性

赤眼蜂科约70属,400种,均为卵寄生。分别以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脉翅自、蜻蜓目、缨翅目、直翅目、广翅目等昆虫卵为寄主。成虫产卵于寄主卵内,幼虫取食卵黄,化蛹,并引起寄主死亡。成虫羽化后咬破寄主卵壳外出自由生活。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的一些种寄生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水稻害虫卵;邻赤眼蜂属Paracentrobia的褐腰赤眼蜂Paracentrobia andoi寄生黑尾叶蝉卵;赤眼蜂属绝对大多数寄生鳞翅目昆虫卵,其中不少种为重要天敌。少数寄生双翅目、脉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卵。

繁殖与释放

赤眼蜂属的一些种,可利用非自然寄主的鳞翅目虫卵大量繁殖。常用麦蛾、米蛾、地中海粉螟、粉斑螟等卵为寄主,中国除应用米蛾外,还应用蓖麻蚕、柞蚕、松毛虫卵大量繁殖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这两种赤眼蜂在蓖麻蚕卵内25℃恒温下一代发育历期10~12天,卵期1天,幼虫期1~1.5天,预蛹期5~6天,蛹期3~4天。30℃恒温时历期仅8~9天。大量繁蜂全年可达30~50代。

繁蜂用蜂种可直接自田间采集被赤眼蜂寄生的害虫卵,或挂寄主卵箔诱集寄生。蜂种应经鉴定分别饲养,注意保持生活力,并及时更新。用作寄主的蓖麻蚕卵应先洗去表面胶质,以白纸涂薄胶后将蚕卵均匀粘上制成卵箔(或称卵卡)。繁蜂时将卵箔置于繁蜂箱透光的一面,种蜂羽化30~40%时接蜂,成蜂趋光并趋向蚕卵寄生。种蜂和蓖麻蚕卵比约为2∶1或1∶1。繁蜂适温25~28℃,相对湿度85~90%。繁蜂、放蜂及防治对象害虫卵期三者间,应配合适当,始能奏效。首先应积累大量蜂卡(已被寄生的蚕卵箔)备用,一时不用的可在蜂发育到幼虫期或预蛹期时,置于10℃以下冷藏保存,50~90天内羽化率仍保持70~90%。按放蜂适期,调节控制赤眼蜂在蓖麻蚕卵内的发育进度。

可先在室内使蜂羽化并饲以糖蜜,然后在田间均匀释放,也可将即将羽化的预制蜂卡,按布局分置田间放蜂器内自然羽化。防治年发生代数较多、产卵期又较长的害虫,应在害虫卵期内分批放蜂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