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触角

昆虫头部额区复眼前方或眼间的一对附肢(据头部六节学说),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拥有大量感器(sensillum),主要司嗅觉和触觉,在有些昆虫中也司味觉、听觉。触角还有一些特殊功能,如某些初孵化的水黾虫幼虫,触角能帮助上颚捕食;仰泳蝽的触角起平衡作用;蚤和跳虫的触角,用以交配时挟持异性个体。组成一般由柄节(scape)、梗节(pedicel)及鞭节(flagellum)组成(见图)。

昆虫头部额区复眼前方或眼间的一对附肢(据头部六节学说),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拥有大量感器(sensillum),主要司嗅觉和触觉,在有些昆虫中也司味觉、听觉。触角还有一些特殊功能,如某些初孵化的水黾虫幼虫,触角能帮助上颚捕食;仰泳蝽的触角起平衡作用;蚤和跳虫的触角,用以交配时挟持异性个体。

组成

一般由柄节(scape)、梗节(pedicel)及鞭节(flagellum)组成(见图)。柄节位于基部,一般短而粗,基缘以膜与头壳相连,常支架在头壳的围角片上,受肌肉控制(见)作各方向运动。梗节为触角的第二节,常为环状。鞭节较长,包括许多由膜连接的小环节,这些节内一般没有肌肉,唯双尾目、弹尾目昆虫的鞭节有小的节内肌,因此它们并不相当于有翅亚纲昆虫鞭节的小环节。在半变态及增节变态类的昆虫中,鞭节的小环节在胚后发育中常随虫龄增长而增多。新分出的环节称为分生节(meriston),发生于端部或基部。

触角(蜜蜂)

形态

随昆虫类别和性别而异。变化多在鞭节。大致可分为丝状(如蝗虫)、刚毛状(如蜻蜓、蝉)、念珠状(如白蚁、足丝蚁)、锯齿状(如某些甲虫)、栉状(包括向节的一边或两边突起,形如梳子或羽毛,如某些甲虫及雄性蛾类)、环毛状(如雄蚊)、球棒状(如蝶类)、锤状(如某些甲虫)、鳃片状(如金龟甲)、膝状(如某些蜂类)、具芒状(如蝇类)等。感器常集中在触角的特定部位,如蝗虫的位于鞭节中部,粉蝶的多聚在棒状的端部;梗节常具有一种特殊听觉器官——江氏器(Johnston’s organ)。雌雄差异亦常表现在触角上,雄性触角往往比雌性的长或分支较多,通常认为与雄性常需要接受雌性信息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