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壤中为害作物根、茎、种子的昆虫。又名土壤害虫。中国的地下害虫主要有、、三类,局部发生的有、、、根叶甲、根象甲、根天牛、、、根蚜、珠绵蚧、根粉蚧等。蟋蟀在两千多年前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即有记载。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1578年成书)中,记述了蛴螬、蝼蛄、、促织(蟋蟀)的形态和某些生活习性。地下害虫,分布广,种类多,对农作物、林木、绿地、观赏植物危害甚大。
在土壤中为害作物根、茎、种子的昆虫。又名土壤害虫。中国的地下害虫主要有、、三类,局部发生的有、、、根叶甲、根象甲、根天牛、、、根蚜、珠绵蚧、根粉蚧等。蟋蟀在两千多年前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即有记载。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1578年成书)中,记述了蛴螬、蝼蛄、、促织(蟋蟀)的形态和某些生活习性。地下害虫,分布广,种类多,对农作物、林木、绿地、观赏植物危害甚大。
1949年以后,中国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大体是:50年代在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类地下害虫中,蝼蛄为害居首位,主要猖獗区在黄(河)淮(河)海(河)平原,一般作物受害缺苗率达30~40%,重者毁种重播。后经大力防治和盐碱土改良,蝼蛄密度显著下降,退居次要地位。60年代初期,蝼蛄又有回升,蛴螬和金针虫也常混合发生,经连续防治,又控制了危害;70年代以后,蝼蛄危害在全国得到基本控制,蛴螬普遍又有明显上升趋势,造成严重危害;金针虫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
中国在历史上对防治地下害虫,积累了一定经验。明末张履祥著的《补农书》中记载:种芋“岁一易土,则蛴螬不生”。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1637年)有“陕洛之间忧虫蚀者,或以砒霜拌种子”的记述;清代蒲松龄在《农桑经》中介绍了用信石(亚砷酸酐的不纯物)制作毒谷的方法。
中国对地下害虫以化学防治为主,50年代初期始用有机氯杀虫剂拌种、毒谷和土壤处理。195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60年代初期河北、山东、河南等省推黑色。胸部背板黑色有光泽,镶以黄白色斑纹。黑色光亮区由中胸背面前缘、肩胛的中央、两个大的前缘角、两个在一直线上的分离的小圆斑和其后的两个较大的斑,以及两个大的后缘角形成。小盾片黑色有光泽。翅透明,短而宽,有黄、褐及黑色斑点,并有断续的带纹,中部带纹延伸至前缘和后缘,外侧带纹仅伸至翅的外缘而不及前缘,翅的前缘及基部为深灰色。腹部为浅黄色,密布黑色刚毛,第二与第四节背板后缘各有一银灰色横带。雌虫产卵器针状,色红黄。足红褐色,在每一前足腿节下方,内外侧各有一排浅黄色的刚毛(见图)。卵白色至浅黄色,有光泽,纺锤形,长仅1毫米。末龄幼虫体长7~9毫米,宽1.5~2毫米,体白色至黄色,常随其体内所含食物而异。前气门有7~11个指突;后气门板上有3个裂孔,其长约为宽的3倍。蛹黄或黑褐色,长椭圆形,长4~4.3毫米,宽2.1~2.4毫米。
地中海实蝇(雌)
在较寒冷地区,以蛹或成虫越冬;常年有果实存在的温暖地区,可终年活动。法国年生2代;突尼斯3~4代;阿尔及利亚5代;意大利南部5~6代;埃及9代;印度12代;夏威夷11~16代。羽化后的成虫通常在附近的树丛中或灌木丛中,以蚜虫、蚧类分泌的蜜露为食。开始交配的时间,夏季在羽化后3~13天,秋季在羽化后6~26天。雌虫用产卵器在果皮上刺一深约1毫米的小孔,在孔中产卵2~6粒,一个大的果实内产卵可多达百粒。产卵孔周围有退色痕迹,在一些品种上呈火山喷口状的突起。每雌平均产卵500粒左右,最多可达800粒。成虫有趋光性,常在树冠光亮处活动。在缺乏食料和水时产卵减少,3~4天即死亡。如果有充分蜜露或果汁,夏季能活1~2个月,冬季3~7个月。温度低于11.7℃时卵不发育,26℃时,2~3天后幼虫孵化并钻入果实内,在果瓤中发育。幼虫期在温度24.3℃~26℃时为6~11天,11℃~16.5℃时24~42天,当温度低于11℃时停止发育。末行有机磷制剂(以对硫磷为主)拌种,防治蝼蛄。以后应用乐果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的面积不断扩大。70年代以来,有机氯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寻求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又研究提出用辛硫磷拌种,80年代初在全国普遍推广;1981年在全国地下害虫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主持下,北方7省进行了甲基异柳磷大面积防治地下虫示范,取得显著效果。用颗粒剂和微胶囊缓释剂拌种、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试验的示范推广,正在逐步开展。
60年代以来,国际上取代高残留的土壤杀虫剂不断出现,如地虫磷、乙嘧磷、毒虫畏、丰索磷、壤虫磷、壤虫威、异丙胺磷、辛硫磷等,除辛硫磷外,其他在中国尚未广泛应用。
生物防治地下害虫的研究,国外早在19世纪期初便已开始进行,涉及到应用细菌、真菌、病毒、微孢子虫、线虫、土蜂等。应用于生产上的主要是两种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蛴螬乳状菌):甲型Bacillus popilliae Dutky和乙型B·lentimorbus Dutky,国外有商品制剂。由于靠活体培养,难以大量生产。中国蛴螬乳状菌的研究工作从1973年开始,各地陆续发现一批新菌种,并对其致病性、使用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但实际应用还有距离。各地还开展了白僵菌、绿僵菌、土蜂等调查研究。
农业防治也是防治地下害虫中的重要途径,精耕细作,改革耕作制度,合理轮作,中耕除草,灌水,随犁拾虫等,以改变或恶化地下害虫的发生和生存条件,可以达到降低种群数量和减轻危害的目的。此外,利用性外激素、黑光灯诱杀、应用辐射处理,以及声诱蝼蛄等,也都在研究探讨之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