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花蓟马

早春在蚕豆每百朵花内有卵200~300粒,多的700~800粒,4月中旬后出现若虫。春季豆科绿肥是花蓟马大量繁殖的基地,5~6月份,绿肥花凋谢,成虫不断迁飞扩散到孕穗扬花的水稻或棉花上为害。

多食性花器害虫。又名台湾蓟马。学名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缨翅目,蓟马科。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寄主包括禾本科、锦葵科、豆科、葫芦科、蓼科、毛茛科、菊科、苋科、蔷薇科、茄科、唇形科、堇菜科、十字花科、桑科、旋花科等65种植物。

雌成虫体长约1.3毫米,棕褐色,头胸部黄褐色,触角粗壮,第三节长为宽的2.5倍,第四、第五节基部黄褐色,第一、二、五节(基部除外)及第六至第八节均灰褐色。前胸前缘角有长鬃1根,前缘中部有稍长鬃1对,后缘角有粗鬃2根,前翅前后脉鬃等距连续。雄成虫淡黄色,长约1毫米,触角各节色泽与雌虫类似,腹部末端圆钝,微向背面翘起,最后2~3节间膜内部有一明显的橘红色U形睾丸。2龄幼虫体长约1毫米,基色黄。

越冬成虫于3月在寄主花瓣、花丝、花柱和花柄上部产卵,1根花丝可产2、3粒,有卵处花丝稍膨大。早春在蚕豆每百朵花内有卵200~300粒,多的700~800粒,4月中旬后出现若虫。春季豆科绿肥是花蓟马大量繁殖的基地,5~6月份,绿肥花凋谢,成虫不断迁飞扩散到孕穗扬花的水稻或棉花上为害。侵入水稻后,先在穗苞内或剑叶鞘内中肋附近组织中产卵,水稻拔节扬花时进入颖壳内为害子房形成空瘪粒;棉苗上的花蓟马在嫩头,嫩叶上产卵为害,生长点被害形成无头苗或多头苗,叶片被害成碎叶或畸形,子叶受害后叶肉变厚,真叶则在背面沿叶脉呈银灰色膜状斑。成虫迁飞期多风雨,能抑制扩散,干旱无雨时为害严重。中国南方稻棉区年生11~14代,早稻穗期被害常损失产量5~10%,棉苗受害后影响正常发育,因延迟生长而减产。

早稻孕穗前和棉花播种后可先设白色粘胶板于田间诱捕花蓟马掌握虫情。当水稻50%破口时,如每50粒有虫2头,即可施用有机磷药剂;齐穗后发现个别扬花的早稻穗谷粒内有虫10头或一穗有10粒以上受害时全田即需防治。棉田调查采用间苗拍打,虫量较多时施药防治。注意保护两片真叶的棉苗。无头苗和多头苗可在间苗时拔除或整枝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