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梨大食心虫

幼虫淡红色,末龄时褐绿色;头部、前胸背板及臀板均黑色。蛹黄褐色,长约10毫米,腹部末端横排6根上部弯曲的臀毛(见图)。 梨大食心虫 吉林梨区年生1代;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发生1~2代;河北南部、山东、山西和陕西关中地区发生2代;河南郑州、开封一带发生2~3代。各地均以幼龄幼虫在芽中结灰白色薄茧越冬。翌年春季果树花芽膨大时,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活动,转害新花芽。

梨的花芽和果实害虫。又名梨斑螟蛾。学名Nephopteryx piri-vorella Matsumura。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朝鲜、日本及中国,主要为害梨。成虫长10~12毫米,翅展约25毫米,头部灰黑色。前翅灰褐色带有紫色光泽,

上具两条横带,各由中间灰白色两边黑色的3条线纹组成,在中室端部有一近月牙形黑斑。后翅灰褐色,翅脉明显。卵扁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约经一日后变红,近孵化时暗红色。初孵幼虫淡红色,末龄时褐绿色;头部、前胸背板及臀板均黑色。蛹黄褐色,长约10毫米,腹部末端横排6根上部弯曲的臀毛(见图)。

梨大食心虫

吉林梨区年生1代;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发生1~2代;河北南部、山东、山西和陕西关中地区发生2代;河南郑州、开封一带发生2~3代。各地均以幼龄幼虫在芽中结灰白色薄茧越冬。翌年春季果树花芽膨大时,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活动,转害新花芽。早出幼虫先在花芽基部吐丝结网,并在丝网下逐渐蛀入;晚出幼虫多在鳞片里吐丝连接,受害花芽鳞片不易脱落。梨树开花期,有的幼虫还蛀入花台髓中,使整个花序凋萎、变黑。幼果长至横径10毫米左右时,幼虫转害幼果,常于幼果顶端蛀入,虫孔外排有黑褐色虫粪。幼虫还有转果为害习性。春旱年份一头越冬幼虫只食害1~2个幼果,多雨则可食害3~4个幼果。末龄幼虫从被害果中爬到果柄上吐丝,缠绕果柄和果台,又回果中做茧、化蛹。此果便逐渐干枯变黑,有的还表现皱缩,但不脱落。1代区蛹发生期主要在7月,蛹期平均15天,成虫发生期从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白天静伏,黄昏开始活动,多在黎明前后交配,夜间产卵于果实萼洼附近或芽腋间和果台皱痕处。每雌可产卵40~80粒,多者200余粒,散产。卵期5天(30℃)或9天(22.7℃)。初孵幼虫为害2~3个芽后开始越冬。2代区越冬代幼虫为害与1代区相同,第一代幼虫孵化后直接为害果实,末龄幼虫仍在果中化蛹。被害果虫孔周围容易腐烂、变黑。越冬代蛹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蛹期11~12天,成虫发生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一代蛹发生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蛹期9~10天,成虫发生期在8月。一年2~3代区,第一、二代幼虫孵化后继续为害果实,越冬代幼虫孵化后亦是为害2~3个芽,最后蛀入花芽中结茧越冬。越冬虫芽基部蛀孔外有一堆由虫丝团缀的虫粪和啮屑。主要天敌是黄眶离缘姬蜂和稻苞虫赛寄蝇。天敌总寄生率可达70%以上,害虫密度低的梨园应注意人工防治。冬季剪除虫芽;在花期掰除鳞片不落的花芽和凋萎花序基部的幼虫;幼果受害期,摘除虫果并利用天敌防治。在虫口密度大的梨园,分品种调查越冬虫芽率,当越冬虫芽率达到3~5%以上时,即需药剂防治。1~2代区,在花芽萌动后,逐日随机抽查越冬虫芽50个,当发现空茧无虫时,即用对硫磷喷洒。2~3代区,因越冬幼虫转芽不整齐,应着重在转果为害期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