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虱目

斗蟋不同行为的鸣声节律脉冲序列 图2 淡色库蚊飞翔声波形图 Siphunculata或Anoplura。包括虱、白虱、体虱、头虱等。昆虫纲,目与食毛自近缘,但两者寄主各异,虱目口器适于刺吸,寄主为哺乳动物。食毛目主要寄生鸟类,口器咀嚼式。昆虫学者分法不一,罗斯(H.H.Ross,1956)将二者包括在一个目Phthiraptera内,下分虱亚目与食毛亚目;现在多数学者皆采用两个目。

图1 斗蟋不同行为的鸣声节律脉冲序列

图2 淡色库蚊飞翔声波形图

Siphunculata或Anoplura。包括虱、白虱、体虱、头虱等。昆虫纲,目与食毛自近缘,但两者寄主各异,虱目口器适于刺吸,寄主为哺乳动物。食毛目主要寄生鸟类,口器咀嚼式。昆虫学者分法不一,罗斯(H.H.Ross,1956)将二者包括在一个目Phthiraptera内,下分虱亚目与食毛亚目;现在多数学者皆采用两个目。目下分6科:棘虱科、血虱科、甲胁虱科、毛虱科、新毛虱科、虱科。最多有分为15科的。世界已知约500种,中国已知50种左右。常见种有寄生于人体的人虱,寄生猪与野猪的猪虱,寄生水牛与骆驼的水牛虱,牛虱,刺鼠虱等。

形态

体小,扁平无翅。头略呈圆锥形,前口式;触角短,3~5节;复眼退化或消失;无单眼。口器刺吸式,具不分节的喙,喙的前端开口具微齿列,口器不用时缩入头内。胸部窄小,胸节多愈合,气门1~2对,位于背面;足发达,跗节一节,末端有一个强大的弯向内侧的爪,与胫节端部的突起合拢以夹持毛发。腹部9节,无尾须,背板与腹板轻度骨化;气门6对,分别位于第一至六腹节。雄虫交配器发达,雌性具生殖突一对用以持握毛发,并将卵胶附于毛发上(见图)。

人虱

习性

虱终生外寄生于陆生哺乳动物及人体上,少数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身上。吸食血液。其中人虱因寄生环境不同而分头虱、体虱与另一科的阴虱,这些种专化性很强,头虱适于附着毛发并在上面产卵,体虱附着在寄主的衣服缝中并产卵,阴虱形如蟹,适于在毛上攀附,体上的气门可防水以适应环境。口器特化,吸血时生有逆齿的喙可翻出钩着在寄主皮肤上,然后以口针囊(stylet sac)中细小的口针刺穿皮肤吸血。人虱在交配后一二日即可产卵,每日产8~12粒,一生可产300粒左右,卵表有胶质,粘着在寄主的毛发上。在自然体温下约一周间孵化。若虫经3次蜕皮为成虫。成虫寿命30~45天。人虱不耐饥饿,需一日多餐。只适生于寄主正常体温,若寄主体温升高或死亡变冷,人虱即离去。这正是最易传染疾病的时刻。

虱是多种动物传染病的媒介。人虱可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战壕热,非洲及欧洲型回归热与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疾病。除寄生人体外,还寄生于猪、黄牛、水牛、骆驼及野生动物中的猿、鼠、兔、野猪、海狮、海豹、海象等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