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则各为10天和33天。
主害豌豆及十字花科蔬菜的潜叶昆虫。学名Phytomyza horticola Goureau。双翅目,潜蝇科。分布世界各地,中国唯西藏尚无记载。已知寄主21科137种。亦可加害莴苣、洋葱、向日葵等。幼虫潜叶,或潜嫩茎及豆荚表皮;潜道均由叶缘始,弯曲延伸,且渐扩大,但不呈块状,当一叶上幼虫多达数十头时,潜道互串成片,致全叶枯萎。成虫以产卵器刺破组织,卵产其中,或吸食汁液致成白点,白点数约为卵数之6倍。
雌成虫体长2.3~2.7毫米,雄虫1.8~2.1毫米;全身暗灰而有稀疏刚毛,中胸近黑色,各腹节之后缘暗黄;触角黑,第三节近方形;中胸有4对粗大背中鬃,而无中鬃,小盾片后缘有4根粗长的小盾鬃;足黑,腿节“膝”部黄褐。卵长卵圆形,长约0.3~0.33毫米,灰白光滑,卵壳薄而软,略透明。末龄幼虫3.2~3.5毫米,黄白色;前后气门均长在突起上,2龄前气门各有9~10个排成双行的开口,后气门7个开口排成圈;3龄各为6~10和6~9个开口。围蛹卵圆形略扁,长2.1~2.6毫米,乳白至黑褐不等;一对前气门长在一分叉突起上,各突起上环有10个开口;各后气门突也有排列成环的10个开口(见图)。
辽宁年生4~5代,华北5代,南昌12~13代,福州13~15代。淮河以北以蛹在被害叶内越冬;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以蛹越冬为主,少数以幼虫或成虫越冬;华南终年发生,无越冬现象。夏季超过35℃时,有以蛹越夏现象,幼虫大都死亡。成虫产卵多在叶背边缘以产卵器刺破的组织内,一孔一卵,每雌日产9~20粒,一生可产45~98粒。初孵幼虫即钻食叶肉,潜道随幼虫长大而渐宽。幼虫老熟时先咬破叶表皮成羽化孔,然后化蛹。在13~15℃时,卵、幼虫、蛹历期30.1天;23~28℃下仅14.2天。随春季气温逐渐升高,雌雄比例也渐加大,如福州2、3月前雌雄比例为1∶2.5~5,2、3月间为1∶1.4~2.7,3月下旬为1∶0.5~1.2,4月上、中旬为1∶0.3~0.9。生活周期缩短和雌虫数量比加大是春末种群数量增高的主要原因。夏季种群数量骤减,除因高温外,天敌也起着重要作用。如福州仅小蜂对蛹的寄生率,2月初为2.4%,3月初14.5%,4月初48.4%,到5月初几无一蛹存活。日本记载天敌有茧蜂2种,金小蜂4种,姬小蜂14种;寄生幼虫的主要有油菜潜蝇姬小蜂,豌豆潜蝇姬小蜂;寄生蛹的有反颚茧蜂。在印度,豌豆潜蝇姬小蜂的寄生率达20~25%。
蔬菜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落叶可压低基数。印度试验认为当蒸发量达到90或120毫米后灌溉比在蒸发30或60毫米后灌溉虫害明显减轻。因世代重叠,难以针对某一虫态进行药剂防治,一般掌握在始见幼虫为害时用药效果较好,喷撒乐果、倍硫磷、毒死蜱、久效磷、硫丹均有良好效果。残留量测定表明0.03%久效磷施后8天达安全水平,11天后达可测水平以下;0.05%硫丹施后5天达安全水平,18天后达可测水平以下,若浓度加到0.1%,则各为10天和33天。
豌豆潜叶蝇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