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小麦吸浆虫

吸食子房或灌浆期麦粒的害虫。又名麦蛆。双翅目,瘿蚊科。主要为害小麦、大麦、青稞、燕麦、黑麦。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麦红吸浆虫学名Sitodiplosis mosellana(Géhin)。分布于北美、欧洲、日本和中国各小麦产区。成虫体长2~2.5毫米,翅展约5毫米,体橘红色。前翅发达、透明,后翅退化成平衡棒。雄虫触角14节,第三节后每节有两个等长的结,结上有一圈长毛。

吸食子房或灌浆期麦粒的害虫。又名麦蛆。双翅目,瘿蚊科。主要为害小麦、大麦、青稞、燕麦、黑麦。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

麦红吸浆虫

学名Sitodiplosis mosellana(Géhin)。分布于北美、欧洲、日本和中国各小麦产区。成虫体长2~2.5毫米,翅展约5毫米,体橘红色。前翅发达、透明,后翅退化成平衡棒。雄虫触角14节,第三节后每节有两个等长的结,结上有一圈长毛。胸部发达,腹部略呈纺锤形,较雌虫为细,末端稍向上弯曲。抱器基节有齿,端节细,腹瓣狭,比背瓣长,前端有浅刻。雌虫触角每节仅有一个节,环状毛极短。产卵器伸出时不超过腹长之半,末端有两瓣。卵长圆形,长0.09毫米,宽0.35毫米,淡红色(图1)。幼虫体长2~3毫米,椭圆形,橙黄色。体表被覆鳞片,并有疣状突起。前胸腹面有Y形剑骨片,前端凹陷较深,末节末端有4个突起,蛹体长2毫米,橘红色,头顶前有两根白毛。

年生1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由于一部分幼虫有多年休眠的习性,有的是多年完成1代。越冬幼虫在小麦拔节,10厘米土温在10℃以上时,开始破茧上升到表土层。当小麦孕穗,10厘米土温在15℃左右,再作长茧开始化蛹,蛹期8~10天。当小麦开始抽穗,10厘米土温达20℃左右时,开始羽化出土,交配后飞到麦穗上产卵。各地成虫羽化期与小麦抽穗期一致。羽化后当日交配产卵,畏光,中午多潜伏麦株下部叶丛间,早晚活动最盛,卵多产在未扬花的麦穗上,产卵部位以护颖与外颖、小穗柄和穗轴等处最多,卵常数粒集聚在一起,一雌产卵量为60~70粒,成虫三四天即死亡。在田间成虫出现期约一个月左右,成虫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卵期5~7天,幼虫孵化后,即从内外颖缝隙处侵入麦壳,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吸食。15~20天后,经两次蜕皮老熟,此时小麦也已开始蜡熟,幼虫缩短变硬,蛰伏在麦壳内不食不动,以抵御干热。遇雨露或湿度大时,即苏醒蜕去最后一层皮爬出颖外,弹落土表,从土缝隙间钻入10余厘米深的土中,结茧越夏、越冬。麦红吸浆虫有多年休眠的习性,如早春天气干旱,有的不能破茧上升化蛹,有的虽已破茧,又可重新结茧再次休眠,幼虫休眠期可长达7~12年。

图1 麦红吸浆虫(a)及其触角节(b

图2 麦黄吸浆虫(雌)

麦黄吸浆虫

学名Contarinia tritici(Kirby)。欧洲是优势种,中国的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等省区均有分布。

成虫体鲜黄色。雄虫抱器无齿,雌虫产卵器伸出时与体同长(图2)。卵长0.29毫米,宽0.068毫米,淡黄色,末端有带状附属物。幼虫体长约2.5毫米,黄绿色,入土后鲜黄色,剑骨片前端有弧形浅裂,末端节有两个突起。蛹体鲜黄色。头前面有一对较长的毛。年生1代,成虫发生较麦红吸浆虫稍早,在春麦区为害青稞。成虫产卵管较长,从内外颖间伸入,卵多产在内外颖之间,产卵时在一穗上停留的时间约1小时,连续产20余次,每次6~8粒,一雌产卵量100粒左右。卵期7~9天。幼虫孵化后在麦壳内为害,幼虫期15天左右老熟,无滞留麦壳习性,遇雨露即爬出弹落土面,旋即钻入土中结茧越夏、越冬。

▲128 正向被寄生卵中排卵的赤眼蜂

▲129 黑纹茧蜂

▲130 次生大腿小蜂

▲131 拟澳洲赤眼蜂

▲132 螯蜂寄生在飞虱上

▲133 草蛉

▲134 澳洲瓢虫捕食吹绵蚧

▲135 螟蛉瘤姬蜂

▲136 广黑点瘤姬蜂

▲ 137捕食螨

▲138 丽蚜小蜂

▲139 食蚜蝇交配状

▲140 豆娘

▲141 智利植绥螨

▲142 草间小黑蛛

▲143毛瓢虫

▲144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145 黑肩绿盲蝽

▲146 食虫沟瘤蛛

▲147 拟环纹狼蛛

148 形形色色的虫卵

▲149 枯叶夜蛾幼虫

▲150 蜻态尺蠖

▲151 带锦斑蛾幼虫

▲152 鬼脸天蛾幼虫

▲153 二尾舟蛾幼虫

▲154 果红裙扁身夜蛾幼虫

▲155 天牛

▲156 杨赤叶甲

▲157 秘鲁萤火虫

▲158 十七年蝉

▲159 蝎尾虫

▲160 鸮目大蚕蛾

▲161 竹节虫(长110毫米)

▲162 库光胫锹甲(长65毫米)

▲163 螽斯的发声器官(左)背部的发音器官(右)利用一对短翅翼片摩擦发声

▲164 墨脱缺翅虫

▲165 中华蛩蠊

▲166 华蚖幼虫

▲167 燕尾蝶口器

▲168 象实甲口器

▲169 欧洲大黄蜂口器(正在吮吸李子果汁)

▲170 叶螽

▲171 角蝉

▲172 木叶蛱蝶

▲173 尺蛾(昆士兰雨林中的一种尺蛾幼虫)

▲174尺蠖

▲175 叶䗛

▲176 蜻蜓准备交配

▲177 舞虻交配

▲178 螺螂交配

▲179 蝉蜕皮

▲180 家白蚁蚁后(从初期群体开始室内饲养,历时12年)

▲181 蚂蚁和蚜虫

▲182 收获蚁的“地下仓库”

▲183 海角锯白蚁的塔形垄巢

▲184 胡蜂筑巢

▲185 绿树蚁利用叶片筑巢

▲186 蜘蛛结网

▲187 软尾亚凤蝶

▲188 长尾凤蝶

▲189 黄凤蝶

▲190 红珠绢蝶

▲191 金斑喙凤蝶

▲192 线纹紫斑蝶

▲193 中华虎凤蝶

▲194 云南褐凤蝶

▲195 曙凤蝶(台湾)

▲196 萤光翼凤蝶(台湾兰屿)

▲197 晴春戏蝶图

▲198 孔雀(蝶翅画)

▲199 云南大理蝴蝶泉

吸浆虫幼虫隐蔽在麦壳内为害,受害麦穗颖壳闭合,呈黄白色。一头幼虫可为害1/3至一颗麦粒,一个麦穗有虫70~80头,最多达400余头。小麦受害后形成秕粒,造成减产或失收。由于幼虫休眠期很长,受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很大,夏季高温干旱,幼虫死亡率约50~60%,春麦区越冬死亡率也较高。破茧上升活动,土温达15℃化蛹。温度超过30℃以上,幼虫又恢复休眠。在化蛹期间雨量多,田间灌水及时羽化率就高。土壤含水量低于15%,成虫很少羽化。土壤含水达20~25%时,化蛹、羽化率高,成虫大量发生。春季3~5月间天气多阴雨,幼虫易于破茧、化蛹和羽化,有利于幼虫从麦壳中爬出入土潜伏。麦收前干旱无雨,幼虫不能蜕皮出壳,随小麦收割被带到麦场上,经日晒碾压,可造成大量死亡。壤土最适于吸浆虫的生活和发生,粘土对其发生不利,砂土地更少。麦红吸浆虫适于在微碱性土壤中生存,而麦黄吸浆虫喜较酸性土壤。成虫喜在小麦、大麦、黑麦上产卵。凡颖壳扣合紧密的品种,麦红吸浆虫幼虫不易侵入。

20世纪50年代初小麦吸浆虫在中国曾猖獗发生,通过种植南大2419、西农6028、西北站2号等抗虫品种,施用六六六农药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土中的幼虫和蛹,控制了危害。80年代又研究出用甲基异柳磷粉剂土壤处理和用甲敌粉、乙敌粉等防治成虫,以取代六六六,获得良好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