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南部,面积不大。
在一块稻田上,以水稻为主的几种作物种植的次数与顺序。它决定农产品的种类与数量,经营效益,关系到农村工副业生产的发展。合理的稻田种植制度,必须与当时当地的人均耕地面积、水利设施、农民收益、农产品市场等社会因素相适应,较好地利用温、光、水、土壤等自然资源,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稻田复种始于华南地区,然后逐渐向长江流域发展。双季稻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山海经》内已经提到,14世纪(元末明初)双季间作稻已从福建省传至浙江省南部,明弘治十六年(1501)的《温州府志》对间作稻栽培技术有详细的记述。麦稻两熟最初出现在唐代,到宋代特别南宋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发展很快,到明清时期已遍及整个长江流域,在苏、皖、鄂、川等省的方志中都可找到麦稻两熟的记载。华南沿海一带出现麦—稻—稻一年三熟的记载。
稻田一年多熟的种植制度在中国虽然源远流长,但过去限于历史条件,多数稻田仍是一年一熟,复种指数不高。1952年,江西、湖南、四川等省的耕地复种指数只有110~120%,广东省也只有180%。双季稻栽培限于28°N以南地区,麦稻两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50年代的“单季稻改双季稻”、“间作稻改连作稻”、“一熟改二熟”,60年代扩大的“绿肥双季稻”和70年代发展的“双季稻三熟制”,双季稻区域向北推到32°N一线,面积扩大了将近2倍;麦稻二熟制推进到华北平原的北缘40°N的地区,成为当地的一种主要稻田种植制度。稻田复种指数的提高,对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产量有较快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据一年内收获作物的次数,可大致分为一熟制、二熟制、三熟制。①水稻—冬闲一熟制,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等稻区,气温低、全年生长季节短的地区以及华中稻区水利不便的冬水田、沤田、沉板田地区,随着兴修水利等生产条件的改善,可变一熟为二熟;②小麦(或者油菜、绿肥、蚕豆等)—水稻二熟制,分布于从华南到华北的广阔稻区。小麦、水稻均为高产作物,增产潜力大,绿肥、蚕豆为养地作物,油菜为半用、半养作物,相互轮换种植,有利保持地力,持续增产;③水稻—水稻—休闲二熟制,原是双季稻地区的主要种植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虽因绿肥双季稻等种植制度的推广而有所减少,但仍为中国稻田的一种重要种植方式;④大豆(或花生)—水稻或水稻—大豆(或花生)二熟制。大豆(或大豆间作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花生—水稻主要分布在广东。这类方式由于稻田土壤回旱时间较长,而且大豆、花生均为豆科养地作物,有利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对后作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⑤“小麦(或大麦、油菜、绿肥、蚕豆等)—水稻—水稻三熟制(简称双季稻三熟制),这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是70年代以来稻田种植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人多地少、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区,但农事季节十分紧张,尤其在江苏省南部,如面积失之过大,收种失时,常常招致减产或产量不稳;⑥甘薯—水稻—水稻三熟制。这种方式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湛江,海南省等地,原来是在立冬前后晚稻收获后栽插冬薯,70年代以后,早熟、高产晚稻品种的推广,晚稻收获期提早,改为栽插秋薯,不仅产量高,而且有利早稻适时插植;⑦早稻—甘蔗二熟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两省。甘蔗在早稻收割前套种或在收后抢栽,第二年2月至3月砍收,生长期8个月,是人多地少地区的主要种植方式;⑧水稻—水稻—水稻三熟制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南部,面积不大。
中国稻田复种方式的改革,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但为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自给半自给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还必须从更加充分地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着眼,进一步优化稻田种植制度,以便在保证粮食作物产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有利于经济、饲料、肥料等作物的综合发展;有利于种植业、饲养业和加工业的综合发展;有利于水旱轮作、用养结合,不断提高地力;有利于降低投入、增加产出,提高经济效益。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