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处理平均数间相互比较的显著性测验方法。当处理数在两个以上时,无论与共同对照比较或相互间比较都不止一次。这种在一个试验中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比较
多个处理平均数间相互比较的显著性测验方法。当处理数在两个以上时,无论与共同对照比较或相互间比较都不止一次。这种在一个试验中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比较,均属多重比较。多重比较一般在方差分析经F测验证明一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后进行。常用的有最小显著差数法(LSD)和邓肯氏新复极差法(LSR)。
计算最小显著差数:
多重比较
式中为平均数差数标准误,为误差均方,n为处理重复数,tα为显著水平α时的t值。
测验各处理平均数与对照的差数,凡差数大于LSDα值者为差异显著达α水平。至于各处理间的相互比较,则在F测验确定处理间差异显著后,再用LSD法进行,以鉴别出具显著性的差数。此法又称费雪氏(R.A.Fisher)保护性LSD法。有些统计学家一度认为用一个统一的LSDα值去测验全部差数不甚合理,因为在各种可能差数的比较中,必然有一对是极差比较,而随机抽样的极差则因样本容量增大而变大的。但近来不少人仍推荐LSD法,认为它是比较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此法是D.B.邓肯(Duncan)于1955年提出的。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平均数标准误。
②计算最小显著极差LSR=。
式中q为“学生氏极差”,又称标准极差,其分布已制成0.05和0.01的概率表。此处α′是邓肯氏新复极差显著水平,α′=1-(1-α)p-1,其中α为单独一个差数的显著水平,p表示比较两个极差平均数时所包含的平均数数目,即p个平均数间共有p-1个连续的比较(或差数)。qα′即邓肯氏的显著复极差值LSR(k,n'),此处k=p,n′为误差自由度,可查表得出。
现以处理D、B、A、C四个平均数,各来自四次重复,=1.57,误差自由度n′=12为例:D与C的比较为4个平均数间的极差,p=4;D与A,B与C的比较,p=3;D与B、B与A及A与C的比较p=2。可见邓肯氏新复极差的显著水平α′是随p而不同的。上例中LSR值计算如下:
附表
③LSR测验的结果,可用标记字母法表示如下:
附表
凡相同字母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字母的处理间则有显著差异。
p=2时,邓肯氏LSR值与LSD值相同,p>2时,最小显著极差值LSRα随着p而增大,比最小显著差数值LSDα要大。因而用LSR法测验达到显著的差数个数常比LSD法少。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