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马铃薯

茄科茄属马铃薯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 L.,为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别名土豆、洋芋、山药蛋、荷兰薯等。块茎富含淀粉,主要作粮食、蔬菜和饲料,也是轻工业、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起源传播 马铃薯所归属的马铃薯组(potota)基上生节亚组(Hyperba-sarthrum)的植物产于美洲大陆,已查明的有160多个种。

茄科茄属马铃薯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 L.,为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别名土豆、洋芋、山药蛋、荷兰薯等。块茎富含淀粉,主要作粮食、蔬菜和饲料,也是轻工业、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

起源传播

马铃薯所归属的马铃薯组(potota)基上生节亚组(Hyperba-sarthrum)的植物产于美洲大陆,已查明的有160多个种。考古发现,秘鲁和靠近秘鲁边界的玻利维亚蒂阿胡安柯(Tiahuanco)地区在公元4世纪就有马铃薯形象的陶制品,证实当时已有马铃薯栽培

马铃薯有两个起源中心(见图1),一是南美洲哥仑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安第斯山区以及乌拉圭等地。其中栽培种最大的变异中心为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卡卡”湖(Lake Titicaca)高原盆地。南美洲的野生种只有无茎种S.acaule为四倍体其余均为二倍体。另一个起源中心在中美洲及墨西哥,主要分布着具有染色体倍性系列的野生种,即2n=24,36,48,60和72等种。而没有栽培种。

马铃薯是南美洲的古老作物。1570年西班牙人首先从哥伦比亚的波哥大(Bogota)将安第斯亚种带回西班牙。其后于1586年又有人从南美洲传到英格兰。西班牙引入的马铃薯逐渐扩散到欧洲大陆和部分亚洲国家。葡萄牙和意大利是最早从西班牙引进马铃薯的国家。维也纳的C.克拉萨斯(Clusius)于1587年从意大利得到块茎,次年分寄德国和奥地利的许多植物学家。17世纪末已传播到欧洲许多德语国家。瑞士植物学家C.鲍兴(Bauhin)在16世纪晚期从克拉萨斯处引入块茎,并在1600年前后输入法国,由于法国南部秋季气候较适宜,17世纪中叶就有大量栽培。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东欧也已普遍栽培。英格兰引入的马铃薯逐渐传到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以及部分北欧国家,并进一步传至多数英国殖民地。日本长庆期间(1596~1614)由荷兰人将马铃薯引入长崎。俄国彼得大帝在17世纪末曾由荷兰引入马铃薯,但在这之前俄国南部已经习用了马铃薯的德语名称“kartoffel”,表明俄国早期的种植马铃薯来源于德国。1765年俄国通过皇家法令分送各地试种,加快了在国内的发展。1621年北美洲大陆首次通过百慕大(Bermuda)从英格兰引进马铃薯到弗吉尼亚。其后1719年又由爱尔兰移民带入新英格兰,故美国称马铃薯为爱尔兰马铃薯(Irish potato)。18世纪后期美国又多次从英格兰和爱尔兰引进马铃薯

据考证,中国最早传入马铃薯的途径可分南北两路。北路首先传至北京地区。明代万历年间,蒋一葵著《长安客话》称北京的“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番芋”,证明16世纪末期北京已有马铃薯栽培。清代初年(约1680年)康熙《畿辅通志·物产》记载有“土芋一名土豆,蒸食之味如番薯”,说明17世纪80年代以前,马铃薯已由北京地区发展到河北省了。过去有关学者主要注意了马铃薯从南路的传入,即西班牙或荷兰殖民者在侵略中国台湾省时(1557~1661)将马铃薯传入。据荷兰人约翰·斯特鲁斯(John Struys)的报道,1650年在台湾省见到马铃薯栽培。后来又将马铃薯传至中国大陆沿海的广东及福建两省。该地区至今仍称马铃薯为“荷兰薯”。根据以上史实,北路传入的马铃薯可能早于南路。

马铃薯之名,最早见于1700年福建省的《松溪县志》,书中对马铃薯的性状作了概括描述:“菜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苦甘”。1755年河北省的《祁州志》、1773年湖北省的《郧西县志》等地方志也有记载。1848年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列有阳芋条,并概括地介绍了当时在滇、黔、晋、陕等省已有种植。19世纪出版的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及中南等十余个省(自治区)的51种地方志均有关于马铃薯的记载。马铃薯引入中国四百多年后已遍及全国。

图1 茄属结薯种原产地分布

生产概况

马铃薯在世界粮食作物生产中无论总产和面积均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6年的生产年鉴统计:总收获面积为2004.6万公顷,总产为30854.8万吨,单产为15392千克/公顷。世界五大洲共129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栽培,主产国为苏联、中国和波兰,三国面积之和占总面积63.3%;产量之和占总产的55.5%。中国的马铃薯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第二位。四川、甘肃、内蒙古、黑龙江、陕西和山西这6个省(自治区)的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总收获面积的62.5%和总产量的60.8%。中国马铃薯分布较广,各省(自治区)均有种植。1949年以来栽培面积有较大发展,以1978年的为最大,比1950年增加213.8%。1986年比1950年增加105.8%。1986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见表。

1986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布

形态特征

马铃薯为根浅、叶密、分枝适中的矮株作物。株型有直立、扩散和匍匐三种。

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为直根系,分布呈锥形(见图2)。用块茎繁殖的为须根系,匍匐茎周围着生4~5条须根(见图3)。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耕层10~40厘米处,根深可达60~70厘米,伸展范围在45厘米左右。根系的伸展与品种、土壤及栽培条件有密切关系。

图2 马铃薯实生苗的根系

有性繁殖的实生苗只有地上茎,无地下茎。其匍匐茎由近地表叶腋处抽出伸入地下结块茎(见图3)。无性繁殖的有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地上茎是由从块茎上芽眼萌发出的枝条,其地上部分为地上茎,地下部分为地下茎。茎的横断面节处为圆形,节间为三棱或四棱形。在茎棱上生有突起的茎翅。茎翅分直翅和波状翅两种,是识别品种的特征之一。地上茎多呈绿色,也有呈紫色或褐色的。早熟品种茎高60厘米左右,分枝部位高,分枝短又少;中晚熟品种茎高80~100厘米左右,分枝部位低,分枝长。地下茎一般有6~8节,每节着生1~3条匍匐茎,其先端膨大,形成块茎。

图3 马铃薯块茎繁殖的根系

块茎与匍匐茎相连结的一端为脐,相反的一端叫顶部,芽眼从脐部到顶部呈螺旋式地分布,其顺序与叶序相同。芽眼在薯顶部分布较密,顶芽发芽势较强,可早出芽7~10天,这种现象叫顶芽优势。芽眼向脐的一侧有一条突起的线称芽眉。芽眼中居中者为主芽,两侧为副芽,副芽两侧还可生不定芽。主芽先萌发,当其受到损害,则副芽和不定芽开始萌发。块茎皮色有黄、白、红、紫,还有红皮白芽眼或白皮红芽眼的。块茎表面分布许多皮孔,是与外界交换气体的孔道(见图4)。块茎横切面由外及内,则为周皮、皮层、维管束环、外髓及内髓(见图5)。

图4 马铃薯的块茎

图5 马铃薯块茎的横切面

初生叶为单叶、全缘,以后逐渐形成奇数羽状复叶。初生叶颜色较深,叶背面常呈紫色,叶面上茸毛密集,随着植株的生长,茸毛逐渐变稀,叶背紫色变浅。羽状复叶由顶小叶和3~7对侧小叶,以及侧小叶之间若干次生小叶组成。一般顶小叶略大,分卵形、倒卵形、圆形、椭圆形或长春藤叶形等。羽状复叶基部接近主茎连接处生有一对托叶,托叶有叶形、镰形或中间形(见图6)。

图6 马铃薯的叶

为分枝型聚伞花序,有些品种花梗分枝短缩而成简单的伞形花序。花柄细长,其上有一圈突起的环称为离层环,也称花柄节,是花果脱落处。离层环多为绿色有时呈紫色。花冠合瓣,并有星状色轮,少数品种有内重瓣或外重瓣,颜色有白、红、紫、蓝等,雄蕊5枚,雌蕊1枚(见78)。

图7 马铃薯的花序

果实与种子

浆果呈圆球形,果皮多为绿色或稍带紫色,成熟浆果淡绿色,顶部发白。子房一般2室或3室,含种子100~300粒,也有不结种子的果实。种子很小,千粒重为0.4~0.6克,呈扁平卵圆形,多为浅褐色,也有土黄色(见910)。

图8 马铃暮花的纵切面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马铃薯性喜温凉,喜光,耐干旱,适应性广。

温度

块茎通过休眠后,气温超过5℃便开始萌发。在10厘米深处的地温稳定在7℃时即可播种,10~13℃时出苗快。茎叶生长适宜温度为21℃。气温在25℃以上时生长缓慢,29℃以上时呼吸作用增强,养分被大量消耗,造成营养失调而停止生长。气温降到7℃以下,茎叶停止生长,降到0℃以下时植株受冻死亡。块茎对温度的反应比茎叶更为敏感。结薯层地温低于0℃或25℃以上时块茎膨大缓慢,气温高达29℃以上时停止膨大,以15~18℃为最适宜。降到-1℃时块茎即受冻害。

图9 马铃薯的果实

图10 马铃薯的种子

光照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光照充足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受光不足影响正常发育和光合产物的形成。每天日照10小时块茎对茎叶的比率最高,但绝对产量较低;每天日照13小时左右块茎的收获量最高,块茎与茎叶之比多在1.5∶2之间;每天日照在15小时以上,则茎叶非常发达,而块茎的产量则相对反趋下降。马铃薯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因品种熟性而异,一般早熟品种对日照的长短反应不敏感,而中晚熟品种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则非常敏感。所以在北方高纬度地区日照时数可长达19小时的条件下,早、晚熟品种均可栽培,而在南方低纬度地区栽培中晚熟品种,因得不到长日照而提早成熟。一般在短日照条件下,植株的光合作用加强,光合产物运输加快,有利块茎形成,这是中晚熟品种在南方提早结薯的原因之一。

水分

马铃薯植株正常发育的土壤湿度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每形成1千克块茎干物质耗水400~600千克。苗期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需水量的5%,团棵至开花期为30%,开花到成熟期为65%。

土壤

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宜。在砂壤土中栽培比在粘土中淀粉含量高,腐烂病害较轻,且结薯多,块茎大。在弱酸性土壤上发育良好,其适应范围为pH4.8~7.1之间,以pH5.5~6.5为宜。在碱性土壤中栽培易发生疮痂病。块茎的产量随土壤溶液中氯离子含量的增高而降低。

养分

马铃薯是高产块茎作物,需肥多,吸钾量大。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2∶1∶4。每形成100千克块茎需吸收氮5千克、磷2千克、钾10.6千克。不同生育时期吸肥量有所差异,幼苗期吸收氮、磷、钾分别占总吸肥量的6%、8%和9%;发棵期分别为38%、34%和36%;结薯期分别为56%、58%和55%。

营养成分

马铃薯鲜块茎中含有干物质25%左右,淀粉占鲜块茎重的8~29%,平均为17%左右。1千克块茎可产生1108千卡热量,含碳水化合物246克、蛋白质16.8克、脂肪6.2克、粗纤维12.4克、维生素A0.08毫克、维生素B10.88毫克、维生素B20.26毫克、维生素B53.6毫克、维生素C140毫克、钙96毫克、钾10.6毫克、磷520毫克、铁80毫克。从单位面积生产量加以比较,除脂肪含量较少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铁和维生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小麦、水稻和玉米。

马铃薯茎叶中含纯氮0.49%,纯磷(P2O5)0.16%,纯钾(K2O)0.42%,一般每公顷可收获茎叶1.5~2吨,相当于纯氮75~110千克,纯钾24~36千克,纯磷64~95千克,因而它的茎叶可沤肥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