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棉铃

棉株开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成的蒴果,其状如桃,俗称棉桃。大多呈卵圆形,也有圆锥形或圆形;铃壳表面光滑,具有褐色的多酚色素腺体;一般由3~5个心皮组成,每个心皮称为室或瓤,每室有7~11粒着生纤维的棉子。棉铃发育可分为3个时期:体积增大期受精后的子房开始发育增大,7天后幼铃直径约2厘米,此后体积急剧增大,棉株同化产物大量输入铃壳贮积。

棉株开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成的蒴果,其状如桃,俗称棉桃。大多呈卵圆形,也有圆锥形或圆形;铃壳表面光滑,具有褐色的多酚色素腺体;一般由3~5个心皮组成,每个心皮称为室或瓤,每室有7~11粒着生纤维的棉子。

棉铃发育

可分为3个时期:

体积增大期

受精后的子房开始发育增大,7天后幼铃直径约2厘米,此后体积急剧增大,棉株同化产物大量输入铃壳贮积。开花后15~20天增长最快,20~30天铃的外壳基本定型,其含水量高达80~85%。由于含有大量蛋白质、果胶和可溶性糖,易受虫害。铃色鲜绿,常称青铃。铃壳与子棉的风干重比约为1∶0.4。

内部充实期

历时25~30天,与前一时期略有重叠。输入并贮积在铃壳中的养分不断转运到种子和纤维,铃壳开始脱水老化、变硬,铃面逐渐转为红褐色,称为硬铃或老桃。其含水量降到70%以下。铃壳与子棉的风干重比约为1∶2.3。

成熟吐絮期

历时5~7天。棉铃成熟时,内部释放大量乙烯,促使铃壳加速脱水,含水量迅速降到20%以下,于是铃壳沿心皮背缝开裂、干缩。同时子棉也脱水,纤维膨松外露,称为吐絮。此时铃壳与子棉的风干重比约为1∶3(见图)。

棉铃发育过程

开花到叶絮所需的天数称铃期,约需≥15℃活动积温1300~1500℃,少于1000℃时常不能正常吐絮。铃重亦随之减轻。铃期长短因品种、气候和栽培管理条件等不同而异,其中特别与温度关系较为密切。如日平均温度依次为30~25℃、25~20℃和20~15℃,铃期将分别为50天、60天和70天左右。日平均温度低于15℃时,棉铃不能自然吐絮。

铃重的构成因素

铃重是构成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指100个正常吐絮的棉铃的平均子棉重(克):在品种试验和栽培研究中,多以整株吐絮棉铃的平均子棉重表示。铃重大小因品种、结铃期、结铃部位及肥、水等环境条件不同而异。陆地棉品种铃重一般为3.5~5.5克。构成铃重的因素:①子指,以100粒正常成熟的种子重(克)表示种子的大小。陆地棉品种的子指一般为10克左右。②衣指,100粒正常子棉的纤维重(克)。陆地棉品种的衣指一般为7克左右。③衣分,单位重量的子棉所轧出的纤维所占子棉总重量的百分数。陆地棉品种的衣分多在37%以上。

三桃划分

中国在棉花生产上习惯于把棉株生育期间所结棉铃,按其结铃时期的早、晚划分为:①伏前桃。在7月15日(长江下游为7月20日)以前所结的棉铃。因正好处在农历入伏节令以前,故称伏前桃。一般占单株总铃数的5~10%,多为下部果枝第一果节的棉铃,铃重较轻。②伏桃。在7月16日(长江下游棉区为7月21日)至8月15日(北部特早熟棉区为8月10日)所结的棉铃。因正处在农历的三伏节令内,故称伏桃。占单株总铃数的55~65%,多为中下部果枝接近主茎节位的棉铃,铃较重,子棉发育好,是决定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体。③秋桃。在8月16日(北部特早熟棉区为8月11日)以后所结的棉铃。因处在立秋节令以后,故称秋桃。一般占单株总铃数的25~40%。因后期温度低,棉铃成熟差,铃重较轻,纤维品质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