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山黧豆

豆科山黧豆属植物,学名Lathyrus L.,英名又称etchling。本属约有200多种,原产欧洲和北美。中国栽培的主要是普通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 L.),又名马牙豆、牙齿豆。分布在西北地区,为肥饲兼用作物。普通山黧豆为一年生草本,根有根瘤,茎半匍匐状,柔嫩,具四棱,二棱成翼状,长0.5~1.5米。

豆科山黧豆属植物,学名Lathyrus L.,英名又称etchling。本属约有200多种,原产欧洲和北美。中国栽培的主要是普通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 L.),又名马牙豆、牙齿豆。分布在西北地区,为肥饲兼用作物。

普通山黧豆为一年生草本,根有根瘤,茎半匍匐状,柔嫩,具四棱,二棱成翼状,长0.5~1.5米。叶为一对羽状复叶,顶端具卷须,小叶披针形,花梗腋生,花大、单生,花冠白色或蓝紫色,荚果微扁,含种子2~5粒,白色或灰白,楔形,千粒重110~230克(见图)

普通山黧豆

种子发芽适温为16~20℃,幼苗能忍受-8℃左右低温,耐旱耐瘠性强,在年雨量350~400毫米的黄土高原,产量稳定。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的沙壤至粘土上均能生长,但耐湿性差。在中国西北地区栽培,留种地3月中旬至4月中旬播种,每公顷播75~90千克,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至7月初,当90%的荚果变黄时,即可收获,每公顷可收籽1200~2300千克;刈草地自3月至8月上旬均可播种,每公顷播100~120千克,条播行距20厘米左右。每公顷可收鲜草10~23吨,干旱地区如有灌溉条件,生长良好,瘠地种植,要施钾肥、增产显著。其茎叶含水分70%左右,可青饲、放牧、青贮或调制干草,各种家畜均喜食,种子蛋白质含量高(其养分含量见表)。

普通山黧豆的营养成分表

但是,种子含有β-草酰氨基丙氨酸毒素,影响饲用价值,种子经蒸煮或在水中浸24小时,可减少毒性。但不宜长期单独用种子饲喂,在日粮中占饲料的比例不应高于25%。

中国四川在20世纪70年代引种扁荚山黧豆L.cicera L.成功,其种子含毒素低于国际规定标准,可作食用,该种在四川秋播越冬,已作粮、肥、饲兼用作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