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禾本科黍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学名Panicum miliaceum L.,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古老的具有早熟、耐瘠和耐旱特性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米粒有粳糯两类。粳类古代中国称稷、穄、縻或糜;糯类称黍,优良品种称秬或秠。黍也常常做为粳糯两类的共同名称。现代中国西北地区称粳性者为糜子,东北或南方部分地区称稷子;糯性类型北方称黍子或粘糜子、软糜子,南方称黍子、夏小米、黄粟或大粟。

禾本科黍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学名Panicum miliaceum L.,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古老的具有早熟、耐瘠和耐旱特性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米粒有粳糯两类。粳类古代中国称稷、穄、縻或糜;糯类称黍,优良品种称秬或秠。黍也常常做为粳糯两类的共同名称。现代中国西北地区称粳性者为糜子,东北或南方部分地区称稷子;糯性类型北方称黍子或粘糜子、软糜子,南方称黍子、夏小米、黄粟或大粟。对于中国古籍所称的“稷”究竟是指什么作物,农史界一直存在着争论。一说是穄,一说是粟,尚无定论。但在作物学中,稷则专指粳性的黍。

分布和生产

分布较广,种植北界是57°N,南界是南回归线。世界播种面积600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亚欧两洲。美洲、大洋洲也有少量栽培。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是苏联和中国。印度、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伊朗、蒙古、法国、罗马尼亚等国也有栽培。苏联播种面积300万公顷左右,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中国播种面积150万公顷左右。北起黑龙江,南到广东;东起台湾,西至新疆和西藏高原,都有黍的分布。主产区是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宁夏和黑龙江省(自治区)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年降水量变率大,春旱频繁,黍较多数谷类作物适应性强、产量稳定。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旱作农区,黍的播种面积占粮食面积的40%左右,是当地农牧民的主要食粮。世界平均产量每公顷750千克左右。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贫瘠、耕作粗放、品种退化。黍在半干旱地区当年降水量达到350~400毫米时,在有机质含量为1%左右的瘠薄土壤上,施用少量的氮磷化肥,每公顷就能达到2250~3000千克的产量。

起源与栽培史

黍的最早驯化地点及传播问题,主要有三派学说。苏联植物学家Н.И.瓦维洛夫认为,中国是栽培黍的古代初生基因中心。有人还引用文献资料证明,黍从中国广泛地传播到欧洲,18世纪从欧洲引到美洲。黍还从中国传播到朝鲜,从朝鲜传播到日本。中国学者的研究,充实了黍起源于中国的论点:①考古发现较印度和北非年代早、遗址多。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在新石器时代的初期农业已初具规模,耐旱耐瘠的粟、黍成为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以黄河中游为中心,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到黑龙江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多处黍的遗迹。甘肃东部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发现少量黍种子,用C14测定,为公元前5200年的遗物。经树轮新表校正,距今为7370~8170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史家层中发现黍的朽粉。山东长岛县北庄遗址发现了黍壳标本。甘肃东乡马家窑遗址出土了迄今为止最完全的黍的植株、花序和种子标本。距今均约5000年左右。此外,甘肃兰州青岗岔遗址,新疆新塔拉遗址,黑龙江东康遗址都发现黍的痕迹。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地区年代较早,边远地区年代较晚,说明中国的黍不可能是从外地传入的。②中国的华北、西北黍栽培地区广泛分布着一种野糜子。种子厚壳随熟随落。染色体2n=36,与栽培种杂交,杂种一代结实正常。说明栽培黍正是从具有各种原始性状的野糜子或其亲缘种进化而来的。③种质资源丰富,特别是糯性类型多。中国不仅是黍的起源地,还是黍多样化的基因中心。以博物学家林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黍原产于印度。以丹麦古植物学家H.赫尔拜克(Halbatk)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黍原产于北非沿海地区,然后传至印度,再传至中国。他认为黍的野生祖先是Panicum cauosum Hochst,而这种植物又分布在埃塞俄比亚。但是多数学者认为这种野生祖先尚不清楚。

黍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中国的甲骨文已有记载。商代用黍酿酒,可见黍在商代种植极为普遍。《诗经》(距今2500~3000年)中出现的农作物名词25个,黍占首位。根据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黍和粟一样是中国春秋时代以前黄河流域的最主要农作物之一。《氾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专门记载了黍的栽培法,其重要性仅次于粟。唐代以后,黍的地位下降,栽培面积越来越少,以至没有专门统计数据。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仍然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黍在欧洲栽培历史也很悠久,5000年前的“湖上居民时代”遗址发现了黍。文字记载也较丰富,斯拉夫语的名称Просо一直保存在欧洲的多种语言中。日本关于黍的最早文字记载是成书于9世纪的《倭名类聚抄》,美国在18世纪才引入黍,栽培历史较短。

图1 黍

形态

分为根、茎、叶、花、种子等部分(见图1)。初生胚根一条,3~4叶期长度可达50厘米。中胚珠(地中茎)能形成支根。分蘖节处形成次生根,为须根系。根系入土深度100厘米左右,扩展范围100~150厘米。茎秆直立,单生或丛生。有效茎一般1~3个,营养条件优越时可以超过20个。秆高50~150厘米,中空,秆壁厚,圆柱形。基部3~5节间短,称分蘖节。地上部分由4~12节间组成。地上节能够形成分枝。但中国的黍分枝性弱,多在异常情况下才形成。苏联的黍具有适于作牧草栽培的分枝性强的品种。叶由叶鞘和叶片组成,无叶耳。叶片数一般7~16片。叶舌由许多短而密的茸毛组成。初生幼叶的叶片长0.7~20厘米,宽不足1厘米。以后生长的叶片长宽逐渐增大,最大叶是旗叶下第2~4叶,长度20~50厘米,宽度1.5~3.0厘米。多数叶为长披针形。叶呈浅绿色或绿色,有的品种后期由于花青素积累呈紫绿色。叶片的栅状组织和海绵组织发达,甚至细胞间隙有时也充满叶绿体。叶片的气孔小而少,气孔长度约33微米,只是小麦、燕麦的一半。每平方厘米气孔数110~120个。茎叶多茸毛,黍和稷没有本质差别。花序为圆锥花序,主轴直立或弯向一侧。最多可有5级分枝,长度10~50厘米。根据花序主轴与分枝的长度,偏角与相对位置,中国划分为3种穗形(见图2),有的国家划分为5种穗形。穗形与生态特性有一定的关联,所以穗形常作为品种分类的基础。但是,穗形具有众多的中间类型。花序依花青素的有无,有紫绿两种颜色。小穗卵状、顶尖、有脊、无刺毛、无芒。长3~6毫米,宽2~4毫米。小穗由膜状的颖片和两朵小花组成。第一颖5~7脉,长度为小穗的1/2~2/3,第二颖11~13脉,与小穗等长。第一小花一般发育不完全,外稃变成膜状,形状、大小与第二颖相似,也称第三颖。第二小花为完全花,由1个雌蕊、3个雄蕊、2个鳞片和内外稃组成,能够正常结实。还有一类品种,着生3朵小花,上部两花结实。籽实卵圆形、长圆形和圆形,为有稃的颖果,习惯上称为种子。稃革质、坚硬、光泽有色。粒色有红、黄、白、褐、条灰等五种基色,以及由两种以上基色组成的多种粒色。种子长2.0~3.3毫米、宽1.5~2.6毫米、厚1.2~2.1毫米。千粒重3~10克。皮壳率与粒色有关,以白色为主的为7~12%,其它粒色为15~23%。去稃后称原米或糙米,米色一般浅黄至深黄色,少数品种白色,个别品种稍带淡褐色。因种子胚乳中淀粉种类不同而划分为粳糯两类。糯米不透明粉质,粳米半透明角质。

图2 黍穗型

生物学特性

品种的生育期类型较多,出苗至成熟需55~130天、活动积温为1100~2600℃,可划分为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五个类型。生育期的长短受光温影响特别明显。不同播期、不同地理条件生育期有较大幅度的变化。种子满足一定的水、温度和空气条件即萌芽。播种至出苗需4~10天,其长短受土壤温度影响。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2~3片真叶时开始形成次生根,土壤干旱时长期不能形成次生根。一旦降雨或灌溉次生根迅速生长。营养条件良好,4片真叶开始出现分蘖。一般第3叶腋首先分蘖,然后向上下发展。第一次分蘖可能发生第二次分蘖,第二次分蘖还可能产生第三次分蘖。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出苗后20~50天进入拔节期。拔节前后生长锥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结实器官的形成过程,除营养生长期外,划分为五个时期:①第一苞原期。以出现第一苞原基为标志。此时生长锥的体积开始膨大,长度从0.8毫米增至1.0毫米,宽度从1.0毫米增至1.3毫米。经历时间2~4天,叶龄指数0.42~0.44。②花序枝梗系统分化期。以1~3级枝梗分化为内容。经历时间3~8天,叶龄指数0.50~0.52。③小穗及小花原基分化期。以分化小穗的颖片及小花原基为内容。经历时间4~9天,叶龄指数0.59~0.61。④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以雌雄蕊器官分化为内容。经历时间4~10天,叶龄指数0.70~0.72。⑤花粉分化形成期。以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等过程形成花粉粒为内容。由于黍花序的顶部和基部小穗发育进程差别大,同一时间在同一花序上可以观察到小穗发育的几个时期,这是黍穗分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拔节后10~30天开始抽穗,抽穗之前叶片进入生长高峰期,抽穗前后茎和根进入生长高峰期。抽穗时顶部小花的花粉发育为单核中晚期到双核初期。多数品种顶部小穗出现后3~7天开花。授粉方式有三类:全开稃授粉、半开稃授粉和闭花授粉。多数品种为半开稃授粉。黍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为0~3%,高者可达20%。异交率的高低与授粉方式、品种特性、异花粉源的距离和风力有关。全开稃授粉和异花粉源近的异交率较高。花粉几乎一落在柱头上便萌芽,授粉6天后籽粒明显开始增重。20~25天干重达最大值。以后开始失水,35~40天失水过程结束,籽粒完全成熟。刚成熟的种子发芽率较低,经过一个不长的后熟过程发芽率才达到正常水平。

黍是禾谷类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根的中柱鞘范围较宽。茎的维管束排列为四圈(见图3)。根与茎的输导组织发达。发芽需水较少,土壤湿度不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0%,吸收种子重量的25%水分就能发芽。生育前期能忍受短期的组织脱水而不影响产量,因其蒸腾系数是禾谷类作物中最低的,而且变幅小,比较稳定。黍还能忍受土壤干旱,若以土壤最大田间持水量70%的籽实产量为100,当土壤湿度为最大田间持水量30%时,黍的籽实产量降低幅度比粟和其他禾谷类作物都要少。从拔节开始需水量逐渐增长,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是抽穗至灌浆。黍较抗干热风,但是开花期遇干热风也能造成秕粒。中国半干旱地区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每毫米降水可生产黍籽粒600~800克。

图3 黍茎横切面

黍是喜温作物,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生长发育。发芽最低温8~10℃,最适温20~30℃,最高温35~40℃。形成营养器官最低温度为10~11℃,分蘖期最适温15~20℃,次生根生长最适温15~18℃。形成繁殖器官的最低温度为12~15℃。开花的最低温度为16~19℃,最适温度24~30℃。具有较强的抗热性。在土壤含水量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时,42℃为叶片的临界温度,超过此温度叶片内可溶性物质显著增加。对低温反应敏感。幼苗-2~-3℃严重受冻,-3~-4℃植株死亡。灌浆后期,-2~-3℃穗颈节冻死,造成严重损失。冻害程度不仅与温度高低有关,还与低温的持续时间有关。生育后期大于0℃的低温刺激,降低植株体内生长素,增加脱落酸,加速成熟过程。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特早熟品种晚播时为1100℃左右,极晚熟品种春播时为2600℃左右。低于玉米、高粱、谷子,高于麦类。同一品种播期不同,总活动积温可以相差500~600℃。

黍是短日性作物。日照缩短发育加速,日照延长表现迟熟,而以苗期对日照长短反应最敏感。在人为缩短日照条件下,以每日10~12小时日照生育期最短。在长日照条件下,生长发育时间延长,营养体与生殖体发达,若能正常成熟,茎秆和籽粒产量都能提高。但也有对日照长短反应极迟钝的品种。喜较强的光照。阴雨多的天气延迟发育,降低光合能力和结实率。灌浆至成熟是光合能力最旺盛时期。黍为C4植物,但在高水肥条件下,净光合率低于玉米和高粱。

黍对肥料反应较为敏感。生长过程中吸收氮磷钾三要素的百分率,苗期氮是全生育期的8%、磷为4%、钾为7%;分蘖至开花分别是60%、43%、93%;开花至成熟分别是32%、53%、0%。在瘠薄土壤上,施肥增产显著。

黍对土壤适应性强,除低湿易涝和较强酸性土壤外都能种植。通气良好、速效养分多、杂草少的中轻壤土是适宜的土类。黍耐瘠性强,在干旱贫瘠的土壤条件下,能获得其他谷类作物所不能达到的产量。因此黍在中国古代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耐盐碱能力强,在硫酸盐氯化物的盐土上,全盐含量小于0.35%,氯离子小于0.06%,能够正常生长。全盐含量0.35~0.60%,氯离子0.06~0.10%,生长受抑止。全盐含量大于0.60%,氯离子大于0.10%,不能出苗或出苗后幼苗死亡。但是某些抗盐品种,在全盐含量0.5~0.7%时,还能正常生长。

品质和用途

营养成分因品种、环境和管理条件而异。以粗蛋白含量为例,据苏联、法国、美国的资料,种子无水样品粗蛋白的含量为10.65~14.00%,平均为12.61%。据中国资料,种子无水样品粗蛋白含量为11.02~15.59%,平均为14.20%。其它营养成分的含量为:粗脂肪2.8~4.6%,无氮浸出物70%左右,粗纤维10%左右,灰分4%左右。黍不仅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品质也较好,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的含量较其他谷类丰富,但赖氨酸含量较少。胆碱和亚油酸含量也较高。所以黍可以制做营养丰富的多种可口食品。稷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制米作物之一。稷米作饭,食味较好。但稷米的食味与品种、产地和栽培技术有关。以稷粒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炒米是蒙古民族喜爱的食品。稷米加工成粉可制作煎饼等多种食品。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还制作黍米粥或糕饼。黍米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糯性食物,可制作油炸糕、粘豆包等多种糕点,为节日常用食品。

黍可制造糖浆、麦芽糖、酒精、黄酒和啤酒。穗经人工脱粒后可做扫帚,特别是穗分枝细长而又富有弹性的类型,做小扫帚优于其他帚用作物。黍的籽粒及其副产品可做饲料。籽粒对小母鸡的增重和母鸡的产蛋与玉米相似;喂猪增重和大麦相同。黍糠是猪和家畜的粗饲料。茎秆含粗蛋白2.4~3.9%,是耕牛喜爱的饲草。黍还可当做一年生牧草栽培,青干草含粗蛋白10%左右,高于玉米、燕麦青干草,是一种优良的禾本科一年生牧草。除此以外,黍还常常作为开荒、改造盐碱地和治理沙漠的作物。还用其生育期短的品种,作为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补救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