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控法,可以掌握有利时机采取相应的促控管理方法,有预见地协调各部分器官的生长,控制株形、调节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
根据小麦器官建成的同伸规律,用叶龄作为鉴定小麦生长发育进程的外部形态指标,以不同叶龄时期肥水效应为依据进行促控管理的方法。
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步建成各部分器官,同时在生物学特性和形态学特征上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小麦的一生可划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几个主要生育阶段,各个生育阶段又包含着相应的不同生育期。准确判断生育阶段和生育期,掌握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及其不同时期生育特点,是采取合理促控措施,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依据。由于小麦植株各部分器官是按照同伸规律有顺序地依次建成,相互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对应关系,通过“叶龄”(指小麦主茎上已经出现的叶片数)这个外部形态特征,可以了解整个植株内部器官的发育和穗分化进程,这是判断小麦生长发育进程的重要指标。
冬小麦和春小麦一生中建成的总叶片数有显著差异,并且从穗分化的开始到二棱期与叶龄的对应关系也不完全是同步的。所以,叶龄指标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小麦普遍通用的固定指标。然而各类型小麦品种有一个共性,即在通常情况下,主茎上具有五个伸长节间和四片茎生叶;当第一片茎生叶出现时,基部第一个节间开始伸长,新生分蘖停止形成,穗分化达到二棱末期,小花分化随即开始。这时,主茎内部还剩三个叶片没有生长和建成,叶龄余数等于3。如用倒数法推算叶龄,则第一片茎生叶是倒4叶(其余可以类推)。这是各类型小麦品种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不受地区、类型、品种改变的影响。而且从第一片茎生叶出现后,穗分化进程与叶龄的对应关系就趋向完全同步。因此,“叶龄余数”或“倒数叶龄”就成为不同条件下的小麦都可以通用的指标(见表1)。
表1 叶龄指标与器官生长和穗分化的对应关系
小麦的器官建成一般经历以下五个阶段,呈“S”型生长曲线(见图1)。同类器官按顺序逐个间隔一个阶段依次生长,如:n叶生长定型时,n+1叶已经露尖,n+2叶正加速生长,n+3叶也开始生长,其余叶片则仍处于原基状态等待生长。同一节位上的不同器官则按叶片最先、叶鞘其次、节间最后的程序,各间隔一个阶段依次生长,如:n叶与n-1叶鞘和n-2叶片所着生的节间为同伸器官。
当器官生长处于阶段1(即开始生长阶段)时,对肥水条件的反应最敏感,措施效应最显著;其次为处于阶段2和阶段0的器官。如:n叶露尖时施肥灌水,处于阶段1的器官n+2叶片、n+1叶鞘和n叶所着生的节间正在开始生长。因此,肥水条件对这些器官的促进作用最大。与之上下相邻的相应器官受到的促进效应次之。同时,与上述器官相对应的穗分化阶段和其它生育进程也受到促进。按照小麦器官生长间的同伸规律以及叶龄与穗分化阶段和分蘖消长动态之间的对应关系,春季不同叶龄时期施肥灌水的综合效应如表2。
图1 “S”型生长曲线的五个阶段示意
表2 小麦春季不同叶龄时期施肥灌水的综合反应
不同叶龄时期施肥灌水可以形成不同的株形和群体动态结构,并影响产量构成。如:叶龄余数为5~4时施肥灌水,分蘖增多、分蘖向两极分化的进程延缓、中部叶片增大、起身拔节期叶面积指数上升快;叶龄余数为3~2时施肥灌水,分蘖成穗率提高、上部叶片增大、基部节间加长、植株最高;叶龄余数为1~0时施肥灌水,全株叶片较小、上部节间较长、穗数较少、小花结实率和粒重提高(见图2)。
以同伸规律和器官生长相互关系为理论基础、不同叶龄时期肥水条件的综合效应为依据,针对不同麦田的生育情况和栽培条件,应用小麦叶龄促控法,可以掌握有利时机采取相应的促控管理方法,有预见地协调各部分器官的生长,控制株形、调节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充分发挥肥水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的增产效应。(诸德辉)
图2 不同叶龄期施肥灌水对小麦株形影响示意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