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科油棕属的一个种,学名Elaeis guineensis Jacq.,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特高,故有“世界油王”之称。起源和分布原产于热带非洲,自然分布于13°N~12°S之间的热带雨林到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在扎伊尔、刚果、尼日利亚、贝宁、科特迪瓦、加纳、喀麦隆、几内亚等国较集中。1848年,引入印度尼西亚,作为一种观赏植物种植,1911年起开始栽培。
棕榈科油棕属的一个种,学名Elaeis guineensis Jacq.,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特高,故有“世界油王”之称。
原产于热带非洲,自然分布于13°N~12°S之间的热带雨林到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在扎伊尔、刚果、尼日利亚、贝宁、科特迪瓦、加纳、喀麦隆、几内亚等国较集中。1848年,引入印度尼西亚,作为一种观赏植物种植,1911年起开始栽培。主要栽培国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扎伊尔、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哥伦比亚等。中国于1926年开始由东南亚引入种子,在海南省零星试种,1960年开始正式栽培,主要种植在海南省的南部和西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也有少量种植。
植株高大,属单子叶植物。根为须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三生根和四生根组成,后两者为主要吸收根。茎直立,不分枝,圆柱状,茎粗30~40厘米,老树高达10米以上。叶片呈螺旋状着生于茎顶,长4~6米,羽状全裂,有100~200对裂片,叶柄有刺,衰老后不易脱落,久留茎上。叶腋均有一花芽,花芽能发育,与温度、水分、营养和本身的遗传性有关。肉穗花序,雌雄同株异序,少量出现雌雄混合花序,花序在生长前期被内外两层草质苞片裹着,随花序发育长大,苞片从顶部往下纵裂而露出花序。雌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每个小穗着生6~40朵雌花,呈螺旋状排列于小穗上,雌花花被6片,子房三室,柱头三裂,每室均有一胚珠,受精后约6个月果穗成熟。每穗有果1000~1500个,穗重10~15千克,最重可达50千克以上。雄花序由许多长10~20厘米的指状小穗组成,每个小穗有700~1200朵雄花。每花序的花粉量5~25克。果实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和核仁组成。成熟的中果皮又称果肉,鲜果肉含油率50%左右,棕油即由果肉榨取。内果皮又称核壳,由坚硬致密的石细胞组成。核仁富含油脂和蛋白质,鲜核仁含油率约50%,棕仁油即从核仁榨取(见图1)。
油棕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结果,6~7龄进入旺产期,经济寿命20~25年,自然寿命长达100年以上。在高温多雨的东南亚地区,全年开花结实,每公顷产油4~6吨。在高温干旱的非洲西部地区,每公顷产油1.5~3.0吨。在中国海南省,因受气候影响,出现季节性开花结果,一般每公顷产油0.9~1.5吨,但在该省南部每公顷产油量亦可达3吨以上。
油棕的染色体数为2n=32。有性繁殖的个体在遗传上变异很大,实际上不存在品种,生产上主要使用的三个变种和一个杂交种。
刚果厚壳E.guineenis var.macrocarpa,果肉很薄,占果重的30~40%,核壳特厚,厚5~8.5毫米。
杜拉E.guineenis var.dura,果肉占果重的40~70%,核壳较厚,厚2~5毫米,核仁较大,果肉与核壳之间无纤维轮。
比西夫拉E.guineenis var.pisifera,果实小,无核壳,也称无壳种。核仁小,果肉约占果重的95%,果肉与核壳之间有纤维轮。果穗多败育,产量低,栽培价值小,但在育种土常用作父本材料。
丹那拉(tenera),是杜拉与比西夫拉的杂交第一代,果肉较厚,占果重的70~95%,核壳薄,厚0.5~2.5毫米,核仁较小,果肉与核壳之间有纤维轮,产油量高,在生产上大规模栽培。
还有一种美洲油棕E.oleifera Martiana,原产于美洲,形态上类似非洲油棕,因茎矮、抗病、棕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等优点而用作选育种材料。
图1 油棕的形态
70年代末,英国、法国和马来西亚用组织培养法获得油棕无性繁殖苗成功,为油棕无性系选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和土壤肥沃的环境,但在季节性干旱地区也有较大的适应性。温度是制约油棕分布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年平均温度24~27℃,年雨量2000~3000毫米,分布均匀,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年平均温度23℃以上,月均温22~23℃的月份有7~8个月,年雨量1500毫米以上,干旱期连续3~4个月的地区能正常开花结果,但出现季节性产果。年平均温度低于22℃,并有短期霜害的地区,果实发育不良,产量极低,不宜栽培。
台风常扭断叶片,造成花序败育,降低果穗出油率,影响产油量。深厚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最适于种植油棕。如土壤过于坚实、多石砾、多砂,不宜栽培油棕。
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芽缓慢且不整齐,半年至2年以上才基本萌芽完毕。在生产上用加热处理法催芽效果最佳。可在38~40℃的发酵坑、暖房、恒温箱或人工气候室处理80~90天催芽。种子萌芽后即移植于过渡苗圃,长到5~6片叶再移入装有肥土的塑料袋,培育12~14个月,选叶片羽裂早、开叉大、叶面积大、裂片多的壮苗定植。
由于油棕果实需要及时加工,如种植面积较小而分散,不利于现代化运输和加工,因此,要慎选宜林地和做好规划设计,在有风害的地区应营造防风林。一个油棕园一般以4000~10000公顷为宜。
开垦时要做好定标、挖穴和施足基肥,丘陵地还须修等高梯田,以防土壤冲刷。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135~180株,植距8×8米或7×8米,正方形或三角形种植。三角形种植,可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单位面积产量较高。雨季初期定植为宜。袋育种植材料可轻度修剪叶片,定植时将塑料袋撕破取出,注意不使根部的土团碎散。植后用杂草覆盖根圈,以利保水,提高成活率。
植后1~4年为幼龄期,以营养生长为主。行间要控制萌生植物,种上豆科覆盖作物或适当间作短期的经济作物。根圈每年除草3~4次,并用杂草覆盖。叶片尽量保留或修去少量老叶。二三龄时,每年每株施有机肥30千克以上,化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
六七龄进入旺产期,对水、肥要求强烈,一般每年每株施有机肥50千克左右,硫酸铵或氯化铵2~3千克,过磷酸钙2~3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1~2千克。为了合理施肥,宜根据叶片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成龄树根圈每年除草2~3次。
油棕自然授粉结果率低,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或放养昆虫传粉,以保证油棕的产量。80年代初,马来西亚放养油棕象鼻虫Elaeidobrius kamerunicus授粉,增产效果明显。人工授粉首先是采集花粉,干燥贮藏备用,或用新鲜花粉,在雌花开放的第二天授粉最好。
老叶不易自行脱落,为了便于人工授粉和收获果穗,一般每年修叶一次,每株以留叶35片为宜。叶片修剪下来后最好覆盖行间,让其腐烂回土。
中国海南省油棕病害主要有树冠病(crown disease)、生理性病害有果腐病(bunch rot),虫害有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刺蛾Darna tri-ma等,其中以红脉穗螟和刺蛾为害较重。红脉穗螟为害花序和幼果,影响产量,应清除受害雄花,集中烧毁。用0.2%硫丹喷射果穗,防效良好。刺蛾为害叶片,利用天敌寄生蜂防治较好。国外有致命的油棕苗疫病(Seedling blast disease)和维管萎蔫病(Vascu-lar wilt disease),前者由真菌Rhizoctonia lamel-lifera引起幼苗根腐病死;后者由真菌Fursarium oxysporum引起整个树冠枯死。中国尚未发现这两种病害,引种时应注意检疫,防止传入。
果实成熟时呈橙红色,含油量最高,油质最好,应及时收获。在气候适宜的地区,全年都有收获。中国海南省4月至11月收获。果实薄壁细胞中含有解脂酶,如果实过熟,碰伤和搁置过久,油脂即迅速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使油质变坏。因此,果穗收获后须在24小时内进行加工(见图2)。
图2 油棕加工工艺流程
主要产品为棕油(palm oil)和棕仁油(palm kernel oil)。棕油淡黄至棕红色,是一种半固体油脂,含饱和脂肪酸5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45%左右,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精炼后油味清淡,不易酸败,可作食用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可制高级肥皂、化妆品、洗涤剂、蜡烛、油漆、防锈剂、润滑油、内燃机燃料,以及用于铁皮镀锡、钢铁淬火等。
棕仁油白色,含饱和脂肪酸80%左右,不饱和脂肪酸13~20%,可作烹调油、人造奶油和糖果、点心、饼干、雪糕、面包的配料,还可制高级肥皂、洗涤剂和润发酯。
果实加工所得的副产品为棕仁粕、果渣和核壳。棕仁粕和果渣可配制饲料,核壳可制活性炭。
1986年世界产棕油822.7万吨。马来西亚生产棕油最多,年产454.2万吨,约占世界总产的55.2%。1981~1986年,主要棕油生产国的棕油产量见下表:
1981~1986年主要棕油生产国的棕油产量(kt)
1983年世界棕油出口量为393.8万吨。其中马来西亚出口最多,为290.6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73.7%;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出口34.8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8.8%。非洲产区出口很少,主要供本地消费。1981年以来,进口棕油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和新加坡,其次是巴基斯坦、荷兰、联邦德国、日本、美国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