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双孢蘑菇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喜生长在粪草发酵料上的一种伞菌,属蘑菇科(黑伞科)(Agaricaceae)蘑菇属。学名Agari-cus bisporus(Lange)Imbach,别名蘑菇、洋蘑菇、白蘑菇等。双孢蘑菇每100克鲜品中约含蛋白质3.7克、脂肪0.2克、糖3.0克、纤维素0.8克、磷110毫克、钙9毫克、铁0.6毫克。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喜生长在粪草发酵料上的一种伞菌,属蘑菇科(黑伞科)(Agaricaceae)蘑菇属。学名Agari-cus bisporus(Lange)Imbach,别名蘑菇、洋蘑菇、白蘑菇等。双孢蘑菇每100克鲜品中约含蛋白质3.7克、脂肪0.2克、糖3.0克、纤维素0.8克、磷110毫克、钙9毫克、铁0.6毫克。双孢蘑菇含有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维生素D原等。双孢蘑菇所含的酪氨酸酶有明显降低血压作用,多糖的醌类化合物与巯基结合,可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在医学上,有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

双孢蘑菇的栽培始于法国。1605年法国农学家坎坦西(La Quintinic)在草堆上栽培出了白蘑菇。19世纪初叶,又有人在地窖和洞穴种菇成功。1902年达格尔(B.M.Duggar)用组织培养法制作纯菌种获得成功,使双孢蘑菇的生产进入了人工栽培的新阶段。中国的双孢蘑菇栽培,1935年始于上海,以后陆续推广到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台湾省在50年代初开始试验性栽培。60年代发展成为世界主要产地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双孢蘑菇的生产发展十分迅速,1960年世界年产量为13.6万吨,1986年已逾120万吨。主要生产国有美国、中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其中中国发展迅速,80年代中期的年产量(不包括台湾省)已逾15万吨。中国蘑菇罐头的国际贸易量已跃居世界之首。

双孢蘑菇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亚洲的温带地区。中国的华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

双孢蘑菇依菌盖颜色可分为白色种(又称夏威夷种)、奶油色种(又称哥伦比亚种)和棕色种(又称波希米亚种)。三者在栽培习性、生产性能、产品品质上均有不同,其中以白色种栽培最为广泛。

生物学特性

菌盖宽5~12厘米,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略干则变淡黄色,边缘初期内卷。菌肉白色,厚,伤后略变淡红色,具蘑菇特有的气味。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密,窄,离生,不等长。菌柄长4.5~9厘米,粗1.5~3.5厘米,白色,光滑,具丝光,近圆柱形,内部松软或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易脱落(图1)。孢子印深褐色。孢子褐色,椭圆形,光滑,一个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双核菌丝自身即具有结实能力。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两个不同交配型的细胞核在原担子中进行核配,形成1个双倍体细胞核。

图1 双孢蘑菇

双倍体核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核,两个不同交配型的细胞核在担子内配对,最后发育成一个异核性的双核担孢子,从而完成整个生活史。担子上偶尔也会产生不孕性的单孢、三孢以及4个单核担孢子等。

图2 双孢蘑菇生活史

双孢蘑菇为粪草腐生菌。配比适当,发酵良好的堆肥,可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磷、钾、镁、铁、硫、钙、铜、硼等)及维生素等。适宜的碳、氮比对菌丝生长和对子实体的丰产至关重要。粪草培养料的碳、氮比,发酵前以33∶1为宜,发酵结束后以17~18∶1为宜。

孢子弹射的适温为18~20℃,萌发的适温为24~26℃。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温度为24~26℃,子实体发育的温度范围为7~22℃,最适温度为14~16℃。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应为6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应为60~70%。子实体发育阶段,覆土的含水量要求在20%左右,而空气相对湿度应达85~90%。蘑菇属好气性真菌,如长期处于郁闭状态会影响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蘑菇菌丝体生长发育的适宜pH值为7~7.6,pH值高于8.5或低于5时,都会对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蘑菇菌丝体生长及子实体形成都不需要光,在黑暗条件下生长的蘑菇菇色更为洁白。

栽培技术

培养料的原料主要是畜粪肥和禾草。欧美国家制培养料时多采用马粪,1957年,上海等地试用猪、牛粪肥代替马粪栽培双孢蘑菇获得成功。多种禾草如稻草、麦草、玉米秸、高粱秸、豆秸以及甘蔗渣、香蕉叶等都可用以配制培养料,还再加入适量饼肥、酒糟、含氮化肥以及石膏、过磷酸钙、石灰等无机盐类。生产中采用的配方上百种,其中包括不用粪肥而以尿素、硫酸铵等含氮化肥作代用品的合成堆肥配方。中国部分地区的高产栽培配方中,粪肥及禾草约各占47%、饼肥约3%、石膏、过磷酸钙各约1%、石灰0.3%。根据情况,还可酌加适量尿素、硫酸铵。

培养料需经过堆制发酵,减少病虫为害,使其物理、化学及养分状况适于蘑菇生长发育的需要。在中国,培养料制备多用手工操作,料堆一般高1~1.5米,宽1.5~2米,先将厩肥、草料加水预湿1~3天。再将草料与厩肥分层间隔铺放,逐层浇水,建成龟背形的料堆。顶上盖草帘,后期遇雨,上覆塑料薄膜,以保持料堆的湿度和温度。堆制期12~14天,其间需翻堆3次,以促使培养料腐熟一致,水分均匀。合格的堆肥颜色呈咖啡色,草料具有韧性,含水量65%左右,pH值为7~7.2。从80年代开始,中国陆续推广欧美国家普遍应用的后发酵技术,即在室外前发酵的基础上,在室内通过炉火加温或通入热蒸汽、热空气等手段,使培养料在60℃灭菌2小时后,控制在52℃左右维持4~7天。经过二次发酵,可以杀死培养料中的病菌和害虫,同时可使培养料的物理、化学状况及微生物区系更适于蘑菇的生长发育。

培养料温度降至28℃左右时,及时播种。播种方式有穴播、层播、混播等。中国多采用粪草菌种穴播,株行距9厘米左右,每一750毫升瓶装菌种的播种面积约0.3平方米。播种后,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15~20天,菌丝布满整个培养料。即进行覆土。覆土是双孢蘑菇栽培中的一项特有的技术措施,是诱导子实体形成的必要条件。欧、美多采用泥炭,中国主要采用园田土作为覆土材料。覆土的土粒,分大、小两种。直径分别为1.7~2厘米及0.7~1厘米。通常在床面先覆一层粗土,数日后菌丝伸出粗土层,再覆一层细土。覆土层厚度为3.3~4厘米。

覆盖粗土后,应反复间歇地以较大水量将粗土喷湿,使其含水量达21%左右。覆盖细土后,勤喷轻喷,保持细土湿润。菌丝伸至细土层后,用间歇重喷的方法增加覆土层的湿度,加强通风,促进原基分化。幼菇大批形成时,加强喷水。出菇期间,菇房的温度应保持12~16℃,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左右,在菌丝生长与子实体发育期间,喷洒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高效磷、钾肥等于床土上,有复壮菌丝,加速子实体肥大的作用。

蘑菇堆料和栽培中的杂菌有土黄丝葚霉(Populospora byssina)、白色石膏霉(Scopulariopsis fimicola)、橄榄色毛壳霉(Chaetomium olivace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砖火丝菌(Pyronema domestica)等。侵害子实体的病害有蘑菇褐腐病(Verticillium fungicola)、蘑菇湿腐病(Mycogone perniciosa)、细菌性褐斑病(Pseudomonas tolaasi)和蘑菇病毒病。为害蘑菇的害虫有蘑菇瘿蚊(Mycophila fumgicola)、菇蚊、Lycoriella sp.)。还有多种螨类、线虫。应选用优质菌种,制作合格的堆肥,加强对菇房及覆土材料的消毒灭菌。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百菌清、福美双等;常用的杀虫剂有溴氰菊酯、二嗪农等。

采收及加工

在中国,双孢蘑菇的栽培系利用自然气温进行,主产区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播种期由北至南逐渐推迟。播种后30~40天,即可采收第一批菇,采收间隔期为6~8天。除福建、广东等地为一季连续收获外,其余地区,因冬季严寒,停止出菇,翌年春暖后,从4月初开始采收春菇,到5月底结束。子实体采收的标准:从菌盖直径达2厘米开始,直到将近成熟,菌幕破裂前均适于采收,用于制罐头的需用菇体较小的幼菇,以直径2~3.5厘米为宜。出菇期如气温高于18℃时,菇床上易产生薄皮开伞菇,故应提前采收。蘑菇除鲜食外,可用盐渍或制罐头的方法加工贮藏。还可制成干蘑菇片。盐渍时,将菇分级后,切去柄根,洗净,放在饱和食盐水中煮沸约5分钟,捞起沥干,置加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内盐渍。容器内插入通气管,每日通气2~3次,或每隔数日翻动1次。2~3周后,将腌好的菇体置饱和食盐水中,在低温(15℃以下)下可保存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