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侧扁,体被2片甲壳,其背面与身体相连,腹面游离,可开合,甲壳后缘常延长成一长棘;头部2对触角,第二触角发达,是主要运动器官,左、右两个复眼合并为一。腹部小,常弯曲在胸部下方,无附肢。雌雄异体,常行孤雌生殖,雌性有一孵育囊,卵在其内发育孵化。分布很广,夏、秋繁殖最盛,为鱼类天然饵料。介形亚纲Ostracoda是淡水近底部的动物,在海洋中则为大洋浮游生物的组成成分。体小,分节不明显。
通常头胸部背侧有头胸甲(背甲),具有2对触角的节肢动物。现存约3万种,绝大多数水生,少数栖于陆地或寄生。
身体分节,通常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有背甲。但不同类群变化颇大;如丰年虫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无背甲;鲎虫的背甲发达,呈楯状;蚌虫的背甲形如两片蚌壳,包住全身;固着生活的藤壶,身体完全被石灰质的壳片所包裹;而寄生的蟹奴身体退化为囊状,附着于蟹的腹部。
甲壳类基本上每体节有一对附肢。一般除第一对触角为单叉型外,其余都是双叉型,后者又可分为叶状肢和杆状肢两种类型。附肢的形态,往往因功能而有许多变化,如虾的触角细长,司触觉;大颚的原肢大而坚硬,司咀嚼;小颚呈片状用于抱持食物;步足发达,形成长杆状,司行走,其中有的用于捕获食物,末端形成螫状;腹部附肢一般形成宽扁的游泳肢,其中在雄性的第1、2对腹肢,则形成输送精子的特别形状。身体最末的一对附肢,与尾节合成十分宽阔的尾扇,除有舵的作用外,还可使身体急速后退。
消化管分前肠、中肠和后肠,虾的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胃的内壁,有由外骨骼形成的齿状构造,称为胃磨,用以磨碎食物;此外,还有刚毛组成的滤器,使磨细的食物进入中肠。肝胰腺发达,有管通入中肠。
呼吸器官除虾、蟹等有鳃外,许多小型甲壳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构造,依靠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排泄器官在高等甲壳类为大触角基部的触角腺(绿腺),低等甲壳类为开口小颚基部或背甲褶缝的颚腺。循环系统属开管型,如虾有心脏和血管;而水蚤只有一个心脏,剑水蚤无循环系统。
主要根据背甲的形状、附肢及身体分节等特征分5亚纲。
大多为淡水小型浮游动物,以悬浮于水中的微型浮游生物为食,体节数目不固定,背甲或有或无。身体的形态以及附肢等变化较大。如丰年虫(Chirocephalus)、鲎虫(Apus)和水蚤(Daphnia)等。
水蚤是淡水中常见的种类,属枝角目(Cladocera)体侧扁,体被2片甲壳,其背面与身体相连,腹面游离,可开合,甲壳后缘常延长成一长棘;头部2对触角,第二触角发达,是主要运动器官,左、右两个复眼合并为一。腹部小,常弯曲在胸部下方,无附肢。雌雄异体,常行孤雌生殖,雌性有一孵育囊,卵在其内发育孵化。分布很广,夏、秋繁殖最盛,为鱼类天然饵料。
是淡水近底部的动物,在海洋中则为大洋浮游生物的组成成分。体小,分节不明显。完全包在两片甲壳中。头部两对触角都很发达。孤雌生殖普遍。如介虫(Cypris)、海萤(Cypridina)等。
大多自由生活,为海洋和淡水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少数寄生。自由生活的种类,体多呈圆锥形,头部往往与胸部体节愈合无复眼,体表一般无背甲,腹部无附肢,借头部与胸部附肢运动,如剑水蚤(Cyclops),为各种淡水水域最常见的种类;华镖水蚤(Sinocalanus)是海洋常见的种类。寄生的种类如寄生鱼鳃和皮肤上的中华鳋、锚头鳋(Jernaea)等,对鱼类危害比较严重。
全部海生,成体固着生活,背甲变成含石灰质的外壳,包被躯体或全身。头部不明显,胸部通常有6对蔓状附肢,腹部附肢退化。一般为雌雄同体。如藤壶(Balanus)、石砌(Pollicipes)等,寄生于蟹腹部的蟹奴(Sacculina)整个身体极度简化,形成一无分节的囊,以根状突起伸入宿主内吸取营养。
身体一般较大,体节和附肢数均有一定。头部与胸部或一部分胸部体节合成头胸部,通常具背甲。腹部除末节外,每个腹节有1对附肢。种类很多,绝大多数水生,淡水、海水均有分布,如虾、蟹、虾蛄(Squilla)、糠虾(Mysis)等等,少数过渡到陆栖生活,如鼠妇(Porcellio),也有极少数寄生种类,如鱼怪(Ichthyoxenus)。
常见的虾、蟹大多属软甲亚纲、十足目,不少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现举数种如下: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体侧扁,额角侧扁。头胸甲有触角刺,肝刺及胃上刺,前端有额剑。上缘平直,下缘有齿。头部复眼1对。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包括1尾节)。头胸部被头胸甲覆盖。附肢19对。生活时为深绿色及棕色斑纹。分布中国各地(图1)。
图1 日本沼虾
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为十足目(Decapoda)、对虾科(Penaeidae),体大,侧扁。表面光滑,甲壳薄。额角细长,末端尖细。头胸甲有触角刺、肝刺及胃上刺。腹部有纵脊。尾节末端尖。前3对步足钳状。后2对步足爪状。体青蓝色,胸部、腹部肢体略带红色。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以小形甲壳类、软体动物的幼体或矽藻为食。产卵期4月至6月。夏初孵化至秋末,体长与亲虾相似。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及东海海域。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为十足目(Decapoda)、蝤蛑科(Portunidae),头胸甲梭形,体表面有分散的颗粒,侧缘有2个较大的棘,中央有3个突起。第1步足特别强大,末端有1刺;第2~4对步足扁,指节尖细;末对步足扁宽,指节片状,适于游泳。生活于水深10~30米泥砂质海底。4~7月初产卵,以小鱼、藻类、动物尸体为食。分布中国辽东半岛、渤海湾、山东半岛、浙江、福建、广东等海域。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图2)。
图2 三疣梭子蟹
许多甲壳类是重要的浮游生物组成部分,如丰年虫、水蚤、剑水蚤、华镖水蚤等为鱼、虾的饵料。
各种虾、蟹类肉味鲜美,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中国的虾,蟹种类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如对虾和中华绒螯蟹等,现已进行人工养殖。鲎虫等可损害秧苗而使农业减产;穴居甲壳类可破坏水利堤岸;溪蟹和喇蛄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剑水蚤是九江头槽绦虫的中间宿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