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镰孢霉属

单细胞,卵形或长圆形,单生或成串,间有2~3细胞构成,长圆形,直或微弯。本属已知有性阶段的种分别属子囊菌的丛赤壳属(Nectia)、丽赤壳属(Calonectia)、赤霉属(Gibberella)和菌寄生属(Hypomyces)。在培养中产生大量气生菌丝,菌落呈棉絮状

具鲜色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梗无色、分枝,大分生孢子少有串生,有隔膜,常呈镰刀形的丝状真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Tuberculari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分生孢子梗单生或集成分生孢子座,细长或粗短,单枝或分枝,或产生轮辐状排列的瓶形小梗。分生孢子无色,多种多样,常埋藏于胶质物内,有大小两型:大型孢子多细胞,微弯或两端尖而弯曲显著,镰刀形;小型孢子多数单细胞,卵形或长圆形,单生或成串,间有2~3细胞构成,长圆形,直或微弯。本属已知有性阶段的种分别属子囊菌的丛赤壳属(Nectia)、丽赤壳属(Calonectia)、赤霉属(Gibberella)和菌寄生属(Hypomyces)。在培养中产生大量气生菌丝,菌落呈棉絮状,菌丝在培养基中常产生色素而呈红、紫、黄等色。

镰孢霉

镰孢霉属的分类存在几个不同的系统,主要分类依据是大型分生孢子外形、小型分生孢子的形态、着生方式和厚垣孢子的有无。沃伦堡和莱因金(Wollen-weber和Reinking)1935年将镰孢霉属分为16个组、65个种、55个变种和22个型,它是其他分类系统的基础,采用时间较长,范围较广,文献较多,分类也最细,沿用至今。

镰孢霉属包括许多危害经济作物的种及一些在工、农、医上有用或有关的种。禾谷镰孢霉(F.grami-nearum)是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还可引起玉米、水稻、高粱、油菜、芝麻、棉花、麻类、豆类等的根腐、茎腐、穗腐等;有些产生毒素,如早熟禾镰孢霉(F.poae)产生引起败血病的镰孢霉毒素,致人畜的食物和饲料中毒,引起水稻恶苗病的串珠镰孢霉(F.monili-forme),有性阶段为藤仓赤霉(Gibberella fujikuroi)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赤霉素,刺激植物生长,打破种子和块茎的休眠,增加产量,大麦芽经赤霉素处理后,α-淀粉酶显著增多,可用于啤酒工业;镰孢霉属的某些种还可产生较强活性的纤维素酶、脂肪酶和果胶酶。据报道,一些种还可产生抗生素和有机酸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