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胎盘

有胎盘哺乳类胚胎的尿囊绒毛膜或卵黄囊绒毛膜与母体子宫粘膜相接触(融合)而构成的临时性器官。分为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两部分,富有血管,尿囊绒毛膜胎盘通过脐带与胎儿连系,内有脐动脉和脐静脉,使胎儿和母体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因此,胎盘功能的正常维持有利胎儿的发育。胎儿娩出后,胎盘脱落并排出母体外。哺乳动物的胎盘主要指尿囊绒毛膜胎盘。

有胎盘哺乳类胚胎的尿囊绒毛膜或卵黄囊绒毛膜与母体子宫粘膜相接触(融合)而构成的临时性器官。分为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两部分,富有血管,尿囊绒毛膜胎盘通过脐带与胎儿连系,内有脐动脉和脐静脉,使胎儿和母体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因此,胎盘功能的正常维持有利胎儿的发育。胎儿娩出后,胎盘脱落并排出母体外。

哺乳动物的胎盘主要指尿囊绒毛膜胎盘。根据绒毛在绒毛膜上的分布情况及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连系的特点,胎盘分为4类。

弥散型胎盘

如猪、马的胎盘。其绒毛在绒毛膜上呈弥漫分布,镶嵌在对应的子宫粘膜凹陷处,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的连系不甚紧密,构成上皮-绒毛膜胎盘(图1),母、子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需经6层屏障。电镜下可见子宫粘膜上皮细胞和胎儿滋养层细胞的表面的微绒毛交错相嵌,微绒毛之间有子宫乳作为胎儿的营养来源之一。马妊娠75~110天的尿囊绒毛膜,有许多小球状的微子叶突入到子宫粘膜的结缔组织中,其结构类似反刍类的子叶型胎盘,为胎儿提供母体的血液营养。在猪,马还有许多绒毛晕,分布于与子宫腺开口相对应的尿囊绒毛膜上,为直径约1mm左右的圆形或卵圆形结构,中央凹陷,周边有皱襞状小突起,有吸收子宫乳的作用。

图1 弥散型胎盘(上皮绒毛膜胎盘)

子叶型胎盘

为反刍动物所有。其绒毛在绒毛膜上集聚成群,称子叶(绒毛叶),与子宫阜相嵌合,两者相结合构成胎盘块。子叶由多级分支状的绒毛群构成,其滋养层上皮有两种细胞:一种是单核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有吸收功能;另一种是双(多)核巨细胞,缺乏微绒毛,有分泌功能。子宫阜隐窝上皮也有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但后者较少,细胞顶端均有微绒毛。牛的胎盘块约有80~120个,排列3~4行呈凸起状的椭圆形,其子宫阜突出,子叶包在阜外。绵羊和山羊约有100~120个,与牛的类似,但有一个凹面,阜包在子叶外;驯鹿约有10~12个,糜鹿的只有3~5个。胎盘块内嵌于绒毛间的子宫粘膜上皮,有些被破坏,而成为结缔绒毛膜胎盘,未被破坏的部分仍为上皮绒毛膜胎盘。母、子之间的连系较弥散型胎盘密切,其间的物质交换,经5或6层屏障(图2)。

图2 子叶型胎盘〔上皮(结缔)绒毛膜胎盘〕

环带状胎盘

如狗、猫、狐等食肉类的胎盘。其绒毛呈环带状集中分布于绒毛膜中部,该部绒毛膜上皮将子宫粘膜上皮破坏吸收,绒毛直接与子宫固有层血管相接触,构成内皮绒毛膜胎盘。母子之间的连系比子叶型胎盘更为密切,其间进行的物质交换仅有4层屏障。

盘状胎盘

见于灵长类、鼠、兔等动物的胎盘。其绒毛膜上虽均匀地形成绒毛,但仅在子宫壁的一圆形区形成盘状胎盘,其余部分的绒毛逐渐退化消失。胎盘绒毛膜上皮将子宫粘膜上皮、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破坏,因而绒毛直接浸于母体血窦中。母、子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只有3层屏障。营养物质和氧气由母血进入胎血,或被绒毛膜上皮直接吸收;胎儿产生的废物和CO2则由胎血进入母血。交换的机理随不同物质而异,如游离脂肪酸、电解质、水和气体在胎盘屏障中能迅速扩散;氨基酸、糖、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和Fe、Cu、Ca、P等则通过主动运输系统;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胰岛素等是缓慢扩散,量很少;非结合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则极易通过。此外,胎盘还能合成多种激素,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绵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OCG)、胎盘促乳素、胎盘催产素,孕酮和雌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