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种子的胚发育而来的,包括通过营养繁殖、组织培养所长成的幼小植株统称为幼苗。幼苗的主根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形成,以后从主根上长出数级侧根,形成幼苗的地下根系。幼苗的地上部分——茎和叶,由胚芽生长发育而来。幼苗的类型由子叶着生部位至侧根起生处的这一段主轴为下胚轴,子叶与第一片真叶之间的主轴部分为上胚轴。禾本科植物从盾片节至胚芽鞘节的部分称中胚轴。
由种子的胚发育而来的,包括通过营养繁殖、组织培养所长成的幼小植株统称为幼苗。幼苗的主根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形成,以后从主根上长出数级侧根,形成幼苗的地下根系。幼苗的地上部分——茎和叶,由胚芽生长发育而来。
由子叶着生部位至侧根起生处的这一段主轴为下胚轴,子叶与第一片真叶之间的主轴部分为上胚轴。禾本科植物从盾片节至胚芽鞘节的部分称中胚轴。由于下胚轴伸长能力的差异,形成子叶出土或子叶留土的幼苗类型。
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伸入土中形成主根,接着下胚轴迅速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如棉花、菜豆以及各种瓜类。棉花子叶较大,出土后逐渐开展,其幼苗早期可营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菜豆的子叶肥厚,出土后因养料逐渐耗尽而早期凋落。洋葱也是子叶出土幼苗,但它们的子叶伸出土表并不是由于下胚轴的伸展,而是由于子叶本身的快速生长(图1)。
图1 子叶出土幼苗(蓖麻)
种子萌发时,仅子叶以上的胚轴伸长生长,形成植物的地上茎、叶系统。下胚轴不伸长,子叶留在土中。子叶内所贮藏的养料供给正在发育的胚芽、胚根应用,最后子叶因养料耗竭而解体,如蚕豆、豌豆的幼苗(图2)。水稻、小麦、玉米等也由于下胚轴不伸长,形成子叶留土的幼苗。
种子植物幼苗的形成规律及形态特征常随植物种类而有不同,这对于植物识别与分类以及杂草防除等都有意义。鉴别幼苗的依据主要有下列诸方面。
除下胚轴伸长与否外,上胚轴伸长与否也是比较稳定的特征。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和报春花科等的许多种类,在幼苗期其上胚轴都是不伸长的,幼苗呈莲座状,大车前的叶片能直接从两片子叶之间长出来,藜、繁缕等的上胚轴则明显伸长。
图2 子叶留土幼苗(豌豆)
旱莲草、水苋等的上胚轴有毛,而鹅不食草的上胚轴则无毛。
在被子植物中,按子叶的数目分成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纲。但有时出现例外情况,如白菜、南瓜等偶而会出现3片或1片子叶的幼苗,山竹子、菟丝子的幼苗甚至没有子叶。裸子植物的子叶数目不一定,侧柏属(Thuja)、桧属(Juniperus)只有2片,松属(Pinus),云杉属(Picea)有3片以上。
有条形、长椭圆形、卵形、圆形、心形、针形、方形、扇形、二裂或多裂、深裂或浅裂等。田旋花的子叶近方形,萹蓄的子叶条形,酸模叶蓼呈长椭圆形、青葙呈披针形。
幼苗真叶有互生、对生、轮生3种叶序,其形态有的与成年叶相同,有的则完全不同。如菜豆、豇豆、大豆和红三叶草等,第1,2片真叶为单叶,以后则为三出叶;台湾相思(Acaciaconfusa)的幼苗表现出系统发育的异形叶性,慈姑有生态上的异形叶性,其幼苗初生的叶和后长出的叶,形态上差异甚大。真叶的色泽、叶缘(全缘或有锯齿,缺刻或全裂)也可作为幼苗识别的依据。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