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以一条核苷酸链为模板,在酶的催化下,合成另一条碱基顺序互补的单链,产生新的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rick)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根据DNA分子两条互补链之间,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
DNA分子以一条核苷酸链为模板,在酶的催化下,合成另一条碱基顺序互补的单链,产生新的DNA分子。
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rick)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根据DNA分子两条互补链之间,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的特性,提出DNA分子是以半保留模板的方式进行复制的,即复制时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开,形成两条单链,各链的碱基显露。然后以每一条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吸引带有互补碱基的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在邻接的核苷酸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合成一条新的互补链。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亲代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而每个子代分子的双链中都保留一条亲代DNA链,因此称作半保留复制。1958年梅塞尔森(M.Meselson)和斯塔尔(F.W.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法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大肠杆菌培养在以15N标记的氯化铵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得到15N-DNA,其密度比正常的DNA(14N-DNA)的密度约高1%;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时,这两种DNA形成位置不同的区带。他们发现,如果用普通培养基(含14N的氮源)培养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代以后,全部DNA的密度都处在15N-DNA和14N-DNA之间,即形成由15N单链和14N单链组成的杂合DNA分子。两代后,则14N-DNA分子和14N~15N杂合DNA分子等量出现。若再继续培养,14N DNA分子逐渐增多。如果加热,14N~15N杂合DNA分子可分开形成14N链和15N链。在此之后,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包括对细菌、动植物细胞、噬菌体和动物病毒的有关实验。采用放射自显影方法可以显示两条链局部打开的正在进行复制的DNA分子。根据放射剂量的计算表明,在子代DNA分子中有一半来自亲代分子。
在DNA复制过程中,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总是以三磷酸脱氧核苷的5位磷酸与DNA链上3′端的3′位羟基缩合,形成3′-磷酸酯键,即DNA的复制是沿5′→3′端的方向进行的。复制时,RNA聚合酶辨认复制起点,由解链蛋白和解旋蛋白与DNA双链上的每一条链结合,促使DNA双链局部解开。每个复制点的形状像个叉子,故称作复制叉。从复制叉处起始的两条核苷酸链的合成速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其中3′→5′方向的链是先导链,以此链为模板的新DNA链的合成沿5′→3′方向连续地进行,复制速度较另一条链快。另一条链的复制却不能连续地进行。1968年日本冈崎等发现5′→3′方向的DNA复制,是先沿5′→3′方向合成不连续的DNA片段(称作冈崎片段)的方式进行的。即在复制叉处单链模板的冈崎片段起点上,由RNA聚合酶催化合成一小段(50到100个核苷酸)RNA,或结合一小段预先形成的RNA;以此RNA为引物,以DNA单链为模板沿5′→3′方向由DNA聚合酶Ⅲ或相应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冈崎片段,直到另一RNA引物的5′末端;然后在DNA聚合酶I的5′→3′核酸外切酶活性作用下,水解除去RNA引物,所出现的缺口由聚合酶催化DNA片段的继续延长来填补。最后由DNA连接酶将所有的冈崎片段连接起来,成为新的DNA链(见图)。DNA复制有单向和双向复制两种。大多数生物的DNA复制为双向复制。细菌和病毒以及线粒体的DNA分子通常是作为一个复制单位(复制子)进行复制的;但是真核细胞染色体的DNA分子量很大,它们可以在许多起始点上进行双向复制,整个分子由许多复制子所组成。
DNA复制示意图
生物的遗传信息是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的特征表明,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准确地保存了亲代DNA分子所携带的所有遗传信息。在最适条件下,插入一个新核苷酸从而发生差错的机率低到10-8~10-9。这种DNA复制的准确性对于生物的繁衍,种系的延续和稳定极为重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