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分成4组,只有相同的组号才能进行装配。修理时可以根据修理尺寸、活塞配件的实际尺寸和标准间隙来确定气缸套内径的加工尺寸。这种工艺措施在修理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零件没有互换性,必须“对号入座”装配。修理尺寸法的修理工艺简单,费用较低。主要缺点是零件配合表面要留出修理尺寸,零件的尺寸、重量增加,使发动机的结构尺寸和单位功率重量无法降低。
当配合件磨损,其间隙或过盈超过允许值时,将其一个零件加工到修理尺寸,同时更换其另一个零件,以恢复其配合关系的修理技术。主要用于发动机的曲轴和轴瓦,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套,活塞销与铜套及活塞孔的修理。
在设计机器时,为了延长较贵重或制造工艺复杂的零件的使用寿命,在修理技术标准中对它们规定有修理尺寸。如中国制造的东方红—54/75拖拉机的气缸套内径的标准尺寸是125毫米。它有两次修理尺寸:126毫米和127毫米;曲轴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标准尺寸均为85毫米,它们各有6次修理尺寸:主轴颈的修理尺寸间隔为0.25毫米,最后一次修理尺寸是83.5毫米;连杆轴颈的修理尺寸间隔为0.5毫米,最后一次修理尺寸是82毫米。修理时将其加工到修理尺寸后,更换相应修理尺寸的活塞或轴配件。修理尺寸间隔由零件的磨损量和加工余量决定。最后一次修理尺寸则由表面强化层的厚度或对零件强度与刚度等确定。零件经几次修理,到最后一次修理尺寸后,则应报废或用修复工艺恢复其标准尺寸。
加工到修理尺寸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有:镗削、珩磨、磨削、铰孔、抛光和研磨等。如加工气缸套内径用镗削后珩磨,加工曲轴轴颈用磨削并抛光。
要使零件具有互换性,零件的修理尺寸极限偏差、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应与标准尺寸的技术要求相同。无互换要求的配合件可采取“配作”的方式,即以一个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来配制另一个零件,而其他技术要求(被加工表面的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装配间隙或过盈等)仍与标准尺寸相同。如气门与气门座修复时,先磨去气门圆锥面的缺陷层,再按气门铰削气门座,最后成对研磨。
修理批量较小时,也多采用“配作”方式。如在磨修曲轴轴颈时以“磨圆”为止,再根据其实际尺寸和标准间隙来镗削轴瓦。气缸套与活塞的配合,制造厂为了提高装配精度,已采取“分组装配”的技术组织措施。如东方红—54/75拖拉机的气缸套和活塞是按其实际尺寸大小分成4组,只有相同的组号才能进行装配。修理时可以根据修理尺寸、活塞配件的实际尺寸和标准间隙来确定气缸套内径的加工尺寸。这种工艺措施在修理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零件没有互换性,必须“对号入座”装配。
修理尺寸法的修理工艺简单,费用较低。主要缺点是零件配合表面要留出修理尺寸,零件的尺寸、重量增加,使发动机的结构尺寸和单位功率重量无法降低。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