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氨基甲酸酯除草剂

多种基团取代氨基甲酸的氢原子而形成的酯类选择性有机除草剂。化学结构通式: 氨基甲酸酯除草剂 其中R1=H;R2=C6H5,C6H4C1,C6H3C12A1,CH3,H2N—C6H4—so2—;R3=CH3,C2H5,CH(CH3)2,ch2c≡cch2cl,ch(cH3)—c≡cH,CH2C6H3C12,C6H4NHCOOCH3。

多种基团取代氨基甲酸的氢原子而形成的酯类选择性有机除草剂。化学结构通式:

氨基甲酸酯除草剂

其中R1=H;R2=C6H5,C6H4C1,C6H3C12A1,CH3,H2N—C6H4—so2—;R3=CH3,C2H5,CH(CH32,ch2c≡cch2cl,ch(cH3)—c≡cH,CH2C6H3C12,C6H4NHCOOCH3。1945年美国PPG公司合成第一个化合物苯胺灵并发现它的除草特性。1951年报道了氯苯胺灵的除草作用,其后开发了一系列品种:炔草灵、燕麦灵(1958)、灭草灵(1961)、甜菜宁(1968)、磺草灵(1968)、甜安宁(1971)、双安宁、阔叶宁等。

性能

急性毒性低。由于品种不同,吸收部位有差异,大多数品种作土壤处理可被植物幼根与幼芽吸收,部分叶面处理品种则通过茎叶吸收。主要作用部位是植物顶芽及其他分生组织,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胞分裂与伸长,抑制根、幼芽生长,造成根尖肿大、幼芽畸形。苯胺灵、氯苯胺灵是有丝分裂毒剂,抑制细胞分裂各期的细胞活性,促使染色体收缩,分生组织细胞畸形。燕麦灵抑制野燕麦细胞分裂伸长,导致植株矮化。其次是抑制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干扰蛋白质与叶绿素形成,抑制核酸及若干酶的活性。选择性多由药剂在植物表面滞留、渗入和传导及植物体内代谢速度的差异引起。在耐药性植物体内通过酯键羟基化作用或氨基键的断裂进行水解形成水溶性代谢产物,在多种作物上广泛使用。氨基甲酸酯类在光下比较稳定,光解作用较差,土壤处理的品种通过土壤微生物降解,从土壤中消失.持效期在温暖湿润土壤中约3~6星期。土壤中移动性小。

分类与应用

按结构分为两类:①苯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的一个亚氨基氢被苯基(—C6H5)取代,则形成苯氨基甲酸,其酯即为苯氨基甲酸酯,大多数氨基甲酸酯属此类,如苯胺灵。②甲基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的一个亚氨基氢被甲基(—CH3)取代,则形成甲基氨基甲酸,其酯即为甲基氨基甲酸酯,如抑草灵等。大多数品种作播前、苗前、早期苗后应用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幼芽及幼苗,对成株杂草防效较差。(见表)

氨基甲酸酯除草剂主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