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病毒分类命名

按病毒性质和亲缘关系所进行的归类和定名。动物病毒的分类,在20世纪40年代基本是以病毒对宿主或宿主某一器官的嗜性为基础。例如嗜神经病毒、嗜内脏病毒、嗜肠道病毒、嗜呼吸道病毒等。到50年代则开始以病毒的理化性质为基础。6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的分子病毒学证明,以病毒的理化性质为基础较以其嗜性为基础更为科学。1971年7月成立的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NV),提出了病毒分类与命名的初步方案。

按病毒性质和亲缘关系所进行的归类和定名。动物病毒的分类,在20世纪40年代基本是以病毒对宿主或宿主某一器官的嗜性为基础。例如嗜神经病毒、嗜内脏病毒、嗜肠道病毒、嗜呼吸道病毒等。到50年代则开始以病毒的理化性质为基础。6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的分子病毒学证明,以病毒的理化性质为基础较以其嗜性为基础更为科学。1971年7月成立的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NV),提出了病毒分类与命名的初步方案。1973年3月ICNV改名为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对原有病毒分类方案进行了某些修改和补充。修改后的分类方案将动物病毒分为科、属和种,对一些情况不明的病毒归入未分类病毒群中,科以上的分类尚无统一意见。病毒科、属,主要依据病毒形态结构特征、化学组成、理化及生物学性质、同源性等来划分;病毒种的分类主要依据免疫学特异性等,综合ICTV近期公布的资料,将动物病毒分为DNA和RNA两大类(表)。

脊椎动物病毒科

此外,尚有些拟议中的病毒科及未分类的病毒和亚病毒。拟议中的病毒科有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hepadnaviridae)、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凸隆病毒科(toroviridae)。

未分类病毒及亚病毒有波那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星状病毒(astrovirus)、痒病、传染性貂脑病、震颤病以及克—雅病因子(scrapie,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kuru and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s-sagent)、类病毒(viroids)、幼儿玫瑰疹因子(roseola infantum agent)等。

动物病毒命名,大部分病毒科以病毒形态学及理化学性质为依据,如冠状、杯状、弹状、嵌砂和小核糖核酸反录病毒科等;小部分沿用习称,以病变特性及原始发现部位来命名,如疱疹、痘病毒科和肠道、鼻病毒属等。这些“科、属”虽是旧分类命名,但按新分类命名标准衡量,有着牢固基础和稳定性;还有的病毒科以缩写词作为科名,如乳多空、呼肠病毒科等。同时,ICTV做了一些规定,正向拉丁化命名法努力,现有拉丁化名词,凡适用者应予保留,可用缩拼词作为“科、属”的名称,不使用人名,名称应有国际性的意义。病毒属的词尾是“~virus”、亚科的词尾是“~virinae”,科的词尾是“viridae”。

根据ICTV历次公布的病毒分类资料,可将不同类别病毒归纳为以下几个特性:①除痘和虹彩病毒外,DNA病毒,都在宿主细胞核内复制,而所有RNA病毒则在胞浆内装配;②DNA病毒复制时对宿主细胞有不同作用,如大病毒(痘和疱疹病毒)在复制的早期就对宿主细胞起抑制作用;中病毒(腺病毒)对宿主细胞抑制作用较迟;小病毒(乳多空病毒)对宿主细胞几乎无损伤作用;③裸体病毒抗乙醚、耐热、抗酸,而囊膜病毒不抗乙醚、不耐热、不抗酸;④小型DNA病毒对宿主感染范围很窄,中型DNA病毒则相对广些,大型DNA病毒的宿主感染谱最广;⑤不论DNA或RNA病毒,体积越小则所含核酸比重就越大;浮密度越大,则沉降系数就越小;⑥DNA病毒多数都有致癌作用,而RNA病毒除RNA肿瘤病毒外,都不具致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