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茨城病

茨城病毒引起的牛呼吸道传染病。以突然高热、呼吸迫促、流泪、结膜肿胀、鼻镜及口粘膜发绀、坏死、溃疡或突然发生咽喉头麻痹、咽下障碍等症状为特征。流行期主要在8~11月,多呈隐性经过,且未见有同居感染;多发于潮湿低洼地区。病牛是主要传染源。可能是由虫媒昆虫传播。成牛发病率较低,而病死率极高。1岁以内的牛不发病或少发病,绵羊发病极少。潜伏期为3~7天。

茨城病毒引起的牛呼吸道传染病。以突然高热、呼吸迫促、流泪、结膜肿胀、鼻镜及口粘膜发绀、坏死、溃疡或突然发生咽喉头麻痹、咽下障碍等症状为特征。流行期主要在8~11月,多呈隐性经过,且未见有同居感染;多发于潮湿低洼地区。病牛是主要传染源。可能是由虫媒昆虫传播。成牛发病率较低,而病死率极高。1岁以内的牛不发病或少发病,绵羊发病极少。

潜伏期为3~7天。临床可见低热,眼结膜充血、浮肿、流泪,继之可见脓样眼疵,重症时眼结膜外露。流涎带有泡沫。鼻分泌物初期呈浆液性,随后变为脓性,鼻镜、鼻腔及口腔粘膜充血、淤血,特别在齿龈部有充血和坏死。坏死部形成痂皮,脱落后变成溃疡。本病的特征性症状是在上述症状消退后有部分病畜出现咽喉头麻痹,咽下障碍及舌麻痹。由于饮水逆出,而呈现明显的缺水,常并发异物性肺炎。蹄冠部、乳房和外阴部可见浅在溃疡。剖检可见第四胃粘膜充血、出血、水肿,导致胃壁变厚。组织学变化,有咽下障碍的病例,自食道浆膜到肌肉层出血水肿;死亡病例的食道横纹肌形成无结构的玻璃样变,局部有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咽喉头、舌也发生出血、横纹肌坏死。另外,在肝脏也可发现出血、灶状坏死,以及网状内皮系统细胞的活化等。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原学等综合资料作出诊断,应与蓝舌病口蹄疫水泡性口炎、牛的Ⅰ型疱疹病毒感染症、牛病毒性腹泻、牛流行热、牛恶性卡他热等病相区别。血清学诊断,一般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恢复期比发病期血清的中和抗体明显上升。尚无特效治疗药物。